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艺术学
(填空题)

50年代后期,西方电影受意识流小说的影响而兴起的所谓“流”的电影包括两种基本倾向不同的影片。一种是以直接纪录“生活的流动”,所谓纯客观的“()”;另一种则是以直接表现“意识流动”,所谓纯主观的“()”。两者虽然不同,但在反对理性,反对艺术概括,以及在艺术上都主张破坏传统的情节结构这些点上相通。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填空题)

    50年代后期,受西方意识流小说手法的影响,产生了西方的()电影。70年代末,中国某些导演又受西方意识流电影的影响,拍摄出中国的心理电影。第一批中国心理电影有:1979北影的《()》、上影的《()》,1980上影的《()》。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相对于1920年代无声电影时期的先锋派电影运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欧洲出现了被称为()的电影运动。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所谓西方现代主义电影包括甚广,从20年代中期的()、50年代的(),到60年代的(),都可在内。但是,西方现代主义电影有一个共同的最基本的特征,便是()。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50年代后期,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作品()、()为他奠定了世界电影大师的声誉,同时也开创了“作者电影”、“主观电影”、“哲理电影”的先河。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欧美各国兴起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了众多的艺术流派和创作主张,如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意识流小说、野兽派绘画、新浪潮电影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50年代后期来我国访问演出的外国舞团及其演出的剧目和对我国舞蹈界的影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192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家关于电影艺术本体有哪些论述?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西方现代派电影之一,“意识流”影片的电影美学观念是什么?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当今的世界影坛上,有一种流派只把专为电影编写的剧本拍成影片,从不改编文学作品,这就是50年代末出现在法国的一个电影导演集团,因成员都住在巴黎赛纳河的左岸而得名的“()”。在这个流派里还包括着一些法国新小说派的著名电影编剧,如影片《()》的编剧玛格丽特·杜拉和影片《()》的编剧阿仑·罗布-格里叶。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