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公共课

(题干)

本题共计 2 个问题

材料1:民主革命时期,在农村环境中,在农民及其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占多数的情况下,能不能和怎样建设一个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政党,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遇到的一个全新的课题。由于中国共产党员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民,有人担心共产党改变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变成“农民党”。
材料2: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新的社会阶层,甚至有民营企业家加入到中国共产党中来,有人担心共产党改变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变成“全民党”。

简答题
1

结合材料1回答:决定党的性质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如何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正确答案

尽管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工人阶级的形成是我们党建党的根本条件。确定一个党是不是真正的工人政党,不仅要看它是不是由工人组成的,而且要看它是由什么人来领导以及它的行动和政治策略的内容如何。决定党的性质是党的思想、理论、纲领。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上建党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倡导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注意调查研究,按实际情况办事,实事求是,充分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答案解析

简答题
2

结合材料1和材料2,回答:如何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正确答案

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党的建设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工人阶级的形成是我们党建党的根本条件。党从一开始,就重视在城市中开展工人运动,在工人中发展党员,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我们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相似试题

  • (多选题)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建设主要任务关于改善农村面貌的措施有().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③选举制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不包括()。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共产党宣言》是在()大革命以来的世界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环境一般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人物生存周围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是指人物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周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条件。这两个环境是描绘人物活动的空间,是情节、细节展开的依托。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雨巷》写于1928年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时期。诗人以象征之笔,通过对黑暗现实(雨巷)中希望与理想(女郎)的找寻和与她的失之交臂,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失望又找不到出路的()情绪。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