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以来,中国棉花、大豆、蚕桑、烟草、花生、蓝靛、桐油等农产品原料的种植面积都逐年增加。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工业的发展
B西方列强的侵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小农经济的发展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单选题)
1840年以来,中国在经济近代化的道路上,经历了一个从被迫开放到主动融入世界的发展过程。以下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填空题)
1840年6月年()正式开始,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单选题)
陈旭麓先生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属于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有()①地主阶级以“自强”为旗号,开展洋务运动②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商业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④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义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单选题)
读"中国政策与棉花生产的关系图",完成问题。 影响我国1998-2000年棉花播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单选题)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此理解比较合理的是()①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②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③后一个“不公正”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④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目的在于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
(单选题)
(明代)农民越来越深地卷入市场网络之中。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材料说明()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不是1853年前的日本和1840年前的中国相似点的是()
(单选题)
据道光年间外交史料编纂情况统计,道光十年(1830年)至二十年(1840年)之间,“天朝”一词比“中国”词使用多,道光二十年后,“中国”一词使用频率明显增加。这一变化()①受鸦片战争惨败的影响而产生②为和太平天国政权相区别而使用③反映传统的天下意识被完全抛弃④说明近代的国家观念在逐步形成
(单选题)
从1888年至1911年,除了1899年一年外,中国原棉的出口大于进口。与棉花出口增加一起出现的情况是原棉价格的稳步上涨,同时又从印度和日本运进了价格较低的机制纱。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