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该地海拔约为50米形平坦,地形为平原。
(2)该地有褶皱构造,说明在形成时受到的力应为挤压力,且为南北方向。
(3)甲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乙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4)岩层受到挤压力形成褶皱后,曾经遭到侵蚀,以后地面下沉,在侵蚀面上沉积了图中上面的沉积物。
(5)隧道应选于背斜构造处(甲处),从受力来看,隧道选于背斜处,其顶部不易下塌。从地下水的流动来看,位于背斜处有利于排水。
(简答题)
读下面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 (1)该地地形是什么? (2)该地地质构造在形成时受到什么性质的作用力?其方向是怎样的? (3)甲地地质构造是什么?乙地地质构造是什么? (4)根据该地层的形态和组合关系,试简述其成因。 (5)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相似试题
(简答题)
读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注:②地层含哺乳动物化石;④地层有煤层;⑥地层含三叶虫化石。): (l)A、B中属于背斜的是哪个?简述判断的理由? (2)A地成山的原因是什么? (3)已知③岩层为石灰岩,图中打斜线条地区,可能形成什么岩?原因是什么?
(单选题)
读某地承压水等水压线图,回答下面问题。
(单选题)
读某地承压水等水压线图,回答下面问题。
(单选题)
读某地承压水等水压线图,回答下面问题。
(单选题)
读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图K34-1) 关于图示地区环境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读某地承压水等水压线图,回答下面问题。
(单选题)
下面剖面图所示的地质构造为()
(简答题)
读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地貌称()地貌,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的国家是(),我国的()高原也分布广泛。我国以这类地貌成为旅游胜地的两个名胜是()和()。 (2)下面两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此种地貌的形成原因: A:CaCO3+H2O+CO2→Ca(HCO3)2 B:Ca(HCO3)2→CaCO3↓+H2O+CO2↑ 其中石钟乳①的形成可用方程式()表示,为流水的()作用; 溶洞②的形成可用方程式()表示,为流水的()作用。 (3)试简单分析图中地下河的形成过程; (4)图中溶洞两边边槽的位置分布说明了什么?
(单选题)
5月1日某同学到郊外春游,下图是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同学行走速度图,读图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