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
(单选题)

把一次测验人为地均分成两个部分,求这两个部分的一致性程度而估计的信度系数是指()

A再测信度

B复本信度

C分半信度

D评分者信度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用同一测验试卷,在先后两个不同时间内对同一组被试进行测验所得的两次测验实得分数的相关系数是指()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在某小学四年级中,随机抽查30名学生的语文测验(X)和数学测验(Y)成绩,其结果如表9.4所示。两个测验满分均为100分,试求两个测验分数的积差相关系数。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在某小学四年级中,随机抽查30名学生的语文测验(X)和数学测验(Y)成绩,其结果如表9.4所示。两个测验的满分均为100分,试求两个测验分数的积差相关系数。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B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B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B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B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B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这种实验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B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该实验中的因变量、自变量分别是什么?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