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人类社会最早产生的艺术种类是音乐,这一说法得到了古今中外学者们的首肯。而关于音乐的产生,长期以来研究者们却众说纷纭。
几种典型的关于音乐产生的学说中:“求偶说”认为音乐和歌曲是作为一种求爱的方式而产生的;“情感语言说”认为音乐产生于人的情绪高度兴奋而引起的音调变化之中;“巫术起源说”认为音乐产生于巫术治疗仪式和宗教迷信的祭祀中;“超自然的语言说”认为音乐是与众不同的一种神秘的语言,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对于音乐的产生这一复杂的现象,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解释,论述颇多,却欠缺圆满失之偏颇。
凡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就有音乐存在。从远古时代起,人类为了生存而耕耘劳作,在劳动中大家协力合干,伴随着劳动的节奏而发生的叫喊,这样有节奏的声响协调了劳动的力度,减轻了内耗,这就是音乐最初节奏的产生。人能发出高、低、长、短、强、弱不同的声音,考古学家们认为,音乐产生在语言之前,人类在概念未产生以前,就用声音来表达感情。在原始社会里,原始初民们就是用这种简单的音调来为他们发现果实,捕获猎物而狂欢,用自然的声音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就是最初的歌唱。随着人类的进步,劳动促进了人的双手的发达,脑和思维的完善促使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增强了人类声音的表现力,为音乐艺术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社会生产斗争和生活的需要,成为了人类创造音乐的原始动力,而社会劳动的实践,给了音乐以丰富的内容。原始社会早期的歌曲大多数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劳动,例如我国诗经上记载着的古老民歌“断竹,续竹,飞土”。逐穴”就是关于围捕狩猎的,关于农耕的内容“神农氏之乐”、“扶犁”等这些民歌,模仿了人类劳动的场面和劳动之余的生活。另外,最早的乐器也是从生产工具改变过来,原始人由箭出弦鸣得到启示,创造出“瑟”这样一件弹拨乐器;石磬是石器时代的产物;由生产工具石头而制作的;鼓则是蒙上一层兽皮,这是狩猎劳动而得来。由此看来,劳动创造了人类,在人类的劳动中又产生了音乐,音乐是人类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劳动和生活又是音乐内容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