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历史学
(单选题)

鲜卑人发展的趋向是:()

A向西沿着草原发展

B向南发展进入中原地区

CC、B都是

DD、B都不是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判断题)

    位于鲜卑人北部的柔然人最终在北魏时期被北魏的强大政权瓦解。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鲜卑人其族源属东胡部落,兴起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北魏时期,在鲜卑人的北部,有着(),最终被北魏的强大政权瓦解。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柔然人是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之一。当时,正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唐宋时期。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学者晁福林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融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 ②将都城迁往咸阳 ③鲜卑贵族必须说汉话 ④鼓励鲜卑人穿汉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内地居民3万人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西汉文景时期,采用过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移民北方;汉武帝将福建一带的闽越人迁徙到江淮一带与汉族人杂居。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民大量渡江南迁。西晋末年以后,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达70多万。唐朝安史之乱后,又有不少北方人迁移南方。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纷纷南迁。据1152年统计,南方人口为1684万,到1179年已达2950万,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三。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鲜卑慕容部原居鲜卑山...晋太康十年(289年),慕容率领部落迁居徙河(今辽宁义县),不久又迁到大棘城(今辽宁锦州),从事农桑和畜牧。永嘉以后,北方农民大批流入慕容部中,士大夫来避难的也不少。...在内徙各胡族逐步封建化的过程中,各胡族不但大量吸收了汉人的封建文化,而且也以自己的文化习俗影响汉人。靠近胡族地区的汉人,甚至在生产上也受到胡人的影响,从事畜牧或兼营畜牧。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中国人向海外移民,最早从公元前后开始。宋末元初,向海外移民有所增加,明成祖以后出现了一个移民高潮,明末清初又有大批移民避难海外。但从康熙到道光初年却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鸦片战争后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据统计,现今居住自东南亚地区的占了将近90%,移民海外的又以广东最多,其次是福建。《文化地理学》 请回答: ①从有无组织来看,中国古代的人口迁徙可分为政府移民和自发移民两类,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②在中国古代的自发移民中,主要趋向有哪两种?各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③中国人向海外移民为什么在明成祖以后出现一个高潮?后来又为什么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河南龙山文化的发展趋向。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近代货币思想发展的趋向。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向终生化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