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死亡的生物体(浮游生物、细菌等)、鱼类的粪便,残剩饲料和有机肥料等的不断沉积,加上泥沙混和,使鱼池底部逐渐形成一层淤泥。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其成分很复杂,大致可分为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类,非腐殖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腐殖物质主要是胡敏酸和富里酸,腐殖质是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分解转化成简单的化台物,同时经过生物化学的作用又重新合成的复杂的和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呈黑色或黑褐色,是一种胶体物质,有巨大的表面能,能吸收并保持大量阳离子成分。它和土壤中的粘土矿粒一起,对水中一些离子状态的物质发生吸附作用,并能与其他离子代换而达到动态平衡。
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和吸收固定的无机营养成分。据测定,淤泥含有机物质4.258%,含氮量0.314%,含磷量0.2%,含钾量1.205%。这些物质经细菌分解和在适当条件下被交换释放,可源源不断地供应水中氮、磷、钾等养分,被浮游植物等吸收利用,可以说淤泥是“池塘肥料的仓库”。生产实践证明,具有一定淤泥的池塘,池水较没有或很少淤泥的池塘容易变肥,浮游生物繁殖多,鲢,鳙等鱼产量高。
在池塘施肥后,淤泥中所含的大量胶体物质,能吸附一部分有机物(如一些有机酸离子)和无机盐类(氮、磷酸、钾等离子)暂时保住这些肥分。以后再逐渐释放至水中,供浮游植物利用。因此,淤泥在这里起着一定的保肥和调节肥度的作用。新开池塘施肥后肥度和水质往往不稳,变化较大,主要就是缺乏足够的池塘淤泥。
淤泥过多也会恶化水质,造成映氧死鱼。因为淤泥中的有机质分解需消耗大量氧,在缺氧条件下分解不完全,产生硫化氢、氨、有机酸等有害物。在夏,秋高温季节,遇到天气不正常,如下雷阵雨或突然转北风,池塘表层水温迅速降低,引起池水对流,上层含氧量较高的水传到下层去,下层水上升,还原性的有害中间产物被带向上层,一方面促使这些物质迅速氧化而大量消耗氧,造成整个池塘缺氧,另一方面这些物质也可能直接危害鱼类。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发生泛池,引起池鱼大批死亡。
淤泥过多也容易发生鱼病。因为在缺氧还原条件下,酸性增加,水质恶化,病原体易繁殖,同时在不良环境中,鱼体抵抗力减弱,故容易发生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