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充剂:稀释剂与吸收剂又称填充剂,其主要用途是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为了应用和生产的方便,片剂的直径一般不小于6mm,片重一般多在100mg以上,所以当药物的剂量小于100mg时,制片困难。另外,当中药片剂中含浸膏量多或浸膏粘性太大时,均需加稀释剂以便于压片。若原料药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它液体时,则需先加适量吸收剂吸收,然后制片。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淀粉:本品为白色细微粉末,属多糖类,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不溶于冷水和乙醇,在空气中很稳定,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但在水中加热到62~72℃糊化。淀粉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吸湿而不潮解,遇水膨胀,遇酸或碱在潮湿或加热情况下可逐渐水解而失去膨胀作用。其水解产物为还原糖,在用还原法测定主药含量时,对测定结果有干扰作用。淀粉的种类较多,以玉米淀粉为最常用,具有色洁白、吸湿性弱、来源广、价廉等优点。淀粉为最常用的稀释剂,也可作为吸收剂和崩解剂。
2)糊精:糊精为淀粉水解的中间产物,为黄色或微黄色粉末,适用于某些不宜用淀粉作填充剂的药物。糊精因水解程度不同而有若干规格,其粘度也不同。本品在冷水中溶解缓慢,而在热水中较易溶解,在乙醇中不溶。糊精有特殊不适味,对无芳香药物的口含片宜少用。糊精常与淀粉配合一起作为片剂的填充剂,兼有粘合剂作用,如用量超过50%时,不宜再用淀粉浆作粘合剂,可用40%~50%稀醇作润湿剂,即能制得硬度适宜的颗粒。对主药含量极少的片剂使用淀粉、糊精作填充剂时,影响主药提取,对含量测定有干扰。
(2)崩解剂:崩解剂指加入片剂中能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的辅料。由于药物被较大压力压成片剂后,孔隙率很小,结合力很能强,即使在水中易溶解的药物被压成片剂后,其在水中的溶解和崩解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片剂中水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便成为体内药物吸收速度的限制因素,而片剂的崩解一般是片剂溶出的第一步,为使片剂能迅速发挥药效,除需要药物缓慢释放的口含片、舌下片、植入片、长效片等外,一般均需加入崩解剂。崩解剂多为亲水性物质,有良好的膨胀性和吸水性。
1)干燥淀粉:干燥淀粉是毛细管形成剂,是亲水性物质,可增加孔隙率而改善片剂的渗水性。淀粉在片剂中起崩解作用主要是由于其毛细管吸水作用和本身吸水膨胀作用。本品为最常用的崩解剂,主要用玉米淀粉,用量一般为配方总量的5%~20%,用前以100℃干燥1小时。本品较适用于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的片剂,对易溶液性药物的片剂作用较差。 淀粉作片剂崩解剂也有缺点:淀粉的可压性较差,用量多时会影响片剂的硬度;淀粉的流动性不好,外加淀粉过多会影响颗粒的流动性 。
2)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Na) 本品为水溶性纤维素的醚,为白色细粉状粉末,大约有70%的羧基为钠盐,具有较大吸湿性,但由于交联链的存在,在水中膨胀而不溶解,与淀粉合用反而降低其效果。
(3)润滑剂:压片时为了能顺利加料和出片,减少粘冲及降低颗粒与颗粒、药片与模孔壁之间的摩擦力,并使片剂表面光滑美观,在干燥的颗粒中加入适当的润滑剂,然后再进行压片。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三类:
1)助流剂:在压片前加入,主要用于增加颗粒流动性,改善颗粒的填充状态,使颗粒能迅速、均匀填充入压片机中,从而保证片重差异符合要求。
2)抗粘着剂:用于减轻药料对冲模的粘附作用。
3)润滑剂:用于降低颗粒间以及颗粒与模孔和冲头间的摩擦力,改善力的传递和分布。一般将具有上述任何一种作用的辅料统称为润滑剂,润滑剂必须是极细粉。常用的润滑有硬脂酸、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镁等。
(简答题)
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在片剂生产中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相似试题
(单选题)
片剂辅料中,既能作填充剂,又能作粘合剂及崩解剂的是()
(单选题)
片剂辅料中,既能作填充剂,又能作粘合剂及崩解剂的是()
(单选题)
片剂辅料中既可做填充剂又可做黏合剂与崩解剂的物质是()
(填空题)
片剂的4种基本辅料是()、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填空题)
片剂赋形剂可分为稀释剂和吸收剂、润湿剂和粘合剂、崩解剂、()和润滑剂。
(判断题)
在片剂中可以作为崩解剂的有硬脂酸镁。
(填空题)
根据赋形剂在制备片剂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不同,可为()吸收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和润湿剂。
(单选题)
片剂辅料中的崩解剂是()
(单选题)
片剂辅料中常用的崩解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