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中与西方的再现说相似的是“观物取象”的观念。大约在战国初、中期成书的《易传》中,就提出了“观物取象”的重要命题:“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里所说的“象”与审美形象之间有相通之处,都有主客相融的意思。所谓“观”就是用我们的感觉器官面对着“物”,进行直接观察、直接感受的过程;所谓“取”就是在“观”的基础上提炼、概括和创造。“观”和“取”都离不开“象”,可见“观物取象”与西方的“摹仿”或“再现”是有一定相似性的。
这种“取象”的目的既不同于柏拉图的对“理式”的“模仿的模仿”,也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揭示事物发展的“可然律”或“必然律”,而是要“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所谓“类万物之情”是指宇宙深奥微妙的道理。由此不难见出中国“天人和一”的哲学底子和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的差别在文学观念上造成的巨大差异。
(简答题)
在中国古代,与西方的“再现说”相近的观念是什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相似试题
(填空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与西方的再现说相似的是“()”说。
(单选题)
西方理论家所谓的“填空”、“对话”等理论,于中国古代的()理论相近。
(简答题)
谈谈文学观念再现说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简答题)
中国古代宗教与西方宗教在信仰自由上是否相同,为什么?
(判断题)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西方文艺理论在思维方式上和审美心理上是没有差异的。
(填空题)
中国古代文论所强调的“兴味”,实际上已包含着与波兰美学家罗曼·英伽登的“()”的观点相近的见解。
(填空题)
中国古代的“观物取象”、“度物象而取其真”等类似主张,反映了文学观念的模仿论;中国古典文论中的“风教”或“教化”说以及西方的“寓教于乐”说等类似说法,反映了文学观念的实用论;我国先秦的“诗言志”之说,反映的文学观念是表现论;孔子提出的“兴于诗”说法以及歌德《浮士德》的创作实践,反映的文学观念是()。
(填空题)
()是中国古代神怪小说与西方近代科幻小说的结合。
(填空题)
与西方的表现说比较相似的是中国古代的“()”说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