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佛教谓人之眷属聚会,朋友相交等,皆是恩仇报复,那么如我们由相命学中知道我们个人是与家庭中或父母,或兄弟姊妹中人注定以仇报复,岂不可悲,岂不与儒家‘孝悌之道’相违,所以我认为‘因果报应’,‘业力牵引’‘三世’之说实在害人不浅,为何不在地狱中受苦就够了就算了,如果只有这一世,没有过去世,没有未来世,大家只守‘先王王道’以及‘先王之言’,种一粒豆,得一粒豆,种一棵瓜,得一棵瓜,丝毫不相欺,岂不甚好,所以我深深后悔知道一点佛学(也许我学得不够,但已不敢再前进一步了)。

正确答案

此亦分段落答覆,
(1)先生既说眷属皆是恩仇,为佛教主张,又说由相命所知,究竟此二者,谁负说话责任?又说‘以仇报复,岂不可悲’,先言恩仇,此为何将恩字删去,预知报仇,固然可悲,预知报恩,岂不可喜。‘注定’二字,不知指何人注定,莫非又诬赖是佛注定耶?忽又言:‘与儒家孝悌之道相违’,佛教人杀父杀兄乎?如无之,相违个甚么?
(2)重申‘因果报应’‘业力牵引’‘三世’‘实在害人不浅’,先生既举儒家,自然深通儒书,试问‘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是否为言因果?‘自作孽,不可逭’,是否为言‘业牵’?‘祷尼山’而降孔子,‘游魂为变’,‘公子彭生变豕’是否为言三世?此不过略举一二而已。
(3)先生喜欢只有一世,不要过去未来,但是空喜欢,事实却不符合,儒家二十四史,记载前生后生者累之,今之科学,又言能力不灭,先生信儒,是佛与儒违,自又愿地狱受过了就了,试问既不信将来,教谁入地狱,岂非自语矛盾。
(4)‘守先王之道及先王之言’,‘种一粒豆得一粒豆,种一粒瓜得一粒瓜,丝毫不欺’,请问种豆种瓜之喻,是何先王所言,祈详查明见告为祷。
(5)‘深悔知道佛学’‘我已不能再进一步了’此等于饮水闻知水中有虫,食菜闻知有农药,忽生后悔,便思以后不敢再闻卫生之道相同。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敬聆训诲幸知佛法系彻底解决人生宇宙两大问题,然人何所自来,宇宙如何而成,理曰缘生,事则复杂,其重要过程,亟欲了解,闻有华严原人论,谓人自光音天降,果尔则更欲闻其详矣。科学家谓人从进化而来,历程是单细胞,复细胞,生物而动物而哺乳动物而猿猴而人猿,最后进化为人,基督教则谓上帝所造,佛教缘生想非以上二者,所说人究竟如何而成?人之生存程式(不是问生理怀胎序)亦即地球上第一个人如何形成。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万事一场空,自古皆然,若要说破,人之进取心,岂不失掉,世界还有繁荣之望乎?佛教专提倡空,这等消极主义,恐怕于现代国家生存条件不合,可不可加以改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凡是圣人,皆是教人行孝,佛教当然不例外,今我家兄不顾父母的劝告,而逃入佛门出家,让双亲在家悲痛欲绝,此是否合乎佛教的孝道?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教所说众生是一切有生命存在及神鬼皆是。金刚经曰:若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相、非无相之类,若历史上曰六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南洋爪哇猿人等人数很少代代相传,人口增多未知那灵魂如何产生?祈望赐教。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说一切众生皆是未来诸佛,这是打破众生的不平等观念否?又说一切男人一切女人皆是过去世的父母,这是打破众生的分别是不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利用参加婚礼、家庭聚会,以及“麦西来甫”等机会,进行“大比力克”等讲经布道活动的行为怎样处理?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念佛或经完毕得将功德回向,回先亡眷属是否应将亡去眷属的名讳及称谓念出?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人死之后,投胎鬼道,有父母兄弟姊妹六亲眷属否,抑或孤孤单单乎?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汉传佛教的性、相二宗等同于藏传佛教的深观、广行二大车轨吗?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