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美学
(简答题)

如何理解从审美实践活动求解美?

正确答案

这是马克思主义对美的求解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美不是主观随心所欲的东西,它是客观的,但是这个客观也不是与人无关的纯粹的物,而是与人的劳动实践分不开的,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所理解的客观。
1)这个“客观”是由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所创造和形成起来的“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样,探讨美的本质的逻辑起点就不可能是别的,而只能是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
2)马克思主义还发现,人不仅在劳动中创造了经济价值,同时也创造了人的价值。正是由于人在劳动中能够创造性地把人的本质力量转移到客观世界中去,使客观世界成为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的对象,从而使对象有了美。
3)马克思还发现人不仅是自然的人和个性的人,而且还是社会化了的人,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这种社会化了的人,不是分裂的人、片面的人,而是全面的人、完整的人,它包含以下五个要点:a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b感性和理性的统一;c个性和社会规范的统一;d符合人类本能欲望的需要;e适合社会价值规范的要求。美离不开这种社会化的、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想就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总之,社会化了的人类审美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美论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正是在这个基点上,马克思对美的本质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关于“劳动创造了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命题的论述。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如何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双向结构?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美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理解技巧美与形式美?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理解自然景观的形态美?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理解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理解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理解艺术美的审美性?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理解人体美所包含的社会性因素?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理解自然美对人的审美教育作用?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