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伤寒患者经氯霉素治疗后体温正常,1周后体温再次升高,血培养(+)。这种情况属于()
A复发
B再燃
C重复感染
D混合感染
E再感染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配伍题)
血培养为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应为( );伤寒患者经治疗后体温由40℃降为37.9℃,后又再升至40.5℃血培养阳性,可认为( );伤寒患者经正规治疗,体温正常,2周后又发热,血培养阳性可能为( )
(单选题)
疟疾患者经氯喹治疗后体温正常,未再到疟疾流行区,3周后再次出现寒战、发热、大汗,最可能的诊断为()
(单选题)
男,35岁,反复发热30天,患者持续高热10天时,当地医院曾给予氯霉素治疗,5天后热退出院,出院后未接受任何治疗,2周后再次出现发热,体查:体温38.5度,肝在肋下2厘米,脾在肋下1.5厘米,血象:WBC3.0×10的9次方/L,N0.70,L0.30,肝功能检查:ALT200U/L,TBIL 16umol/L,大便隐血试验(++),最可能的诊断是()
(单选题)
男,35岁,反复发热30天,患者持续高热10天时,当地医院曾给予氯霉素治疗,5天后热退出院,出院后未接受任何治疗,2周后再次出现发热,体查:体温38.5℃,肝在肋下2cm,脾在肋下1.5cm,血象:WBC3.0×10/L,N0.70,L0.30,肝功能检查:ALT200U/L,TBIL16μmol/L,大便隐血试验(++),最可能的诊断是( )
(填空题)
伤寒患者隔离标准是体温正常后_____或每隔______做粪便培养1次,连续______阴性,可解除隔离。
(单选题)
疟疾患者经氯喹治疗后体温正常,未再到疟疾流行区,8月后再次出现寒战、发热、大汗,最可能的诊断为()
(单选题)
男孩,8岁,因畏寒、发热8天,伴纳差、腹胀、腹痛,大便每天1—2次,略稀,当地医院用青霉素治疗热不退转来。体检:体温39.2℃神志清,精神萎靡,表情淡漠,舌苔厚,心肺无异常,腹略胀,肝肋下2cm,脾肋下3cm,质软,经血培养证实为伤寒。假设信息该病人治疗后症状消失,病后4个月大便仍排菌。健康带菌者体内伤寒杆菌隐藏最多的器官是()
(多选题)
患者男,56岁,农民,因“间断发热1个月,腰痛并活动受限1周”来诊。上午一般状况尚好,下午症状明显,畏寒,偶伴寒战,30min后体温达39℃左右,有时高达40℃,热退时出现原因不明的大汗淋漓。在当地以“上呼吸道感染”口服阿莫西林及中药、退热等对症治疗,自述症状较前稍有好转,当地住院4~5d后病情“缓解”出院。但1周后患者再次发热,同时出现全身关节游走性痛,反复发作1个月,症状进行性加重。1周腰痛并活动受限。自幼生长在内蒙古农村,无不良嗜好,自家有10余只羊。查体:T38.5℃;被动体位,轻度贫血貌,消瘦;两侧腹股沟可触及多个0.5cm×1.0cm淋巴结,轻触痛;心、肺正常;肝肋下2.5cm,质中,边缘钝,无压痛,脾肋下2cm,无腹腔积液;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包括(提示经过5d治疗后,体温正常,腰痛明显好转,可下地活动。2周后血常规恢复正常,肝缩小至肋下1.0cm,脾肋下未触及,因经济原因,病情好转出院。)()
(简答题)
患者女性,28岁,已婚,因持续发热17天,于2005年9月17日入院。 患者于9月1日开始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8℃,自认为“感冒”,未经特殊治疗,3天后体温上升至39℃,感全身不适,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白细胞7×109/L,中性粒细胞0.62,嗜酸性粒细胞0.02,淋巴细胞0.35,经青、链霉素治疗无效于9月5日再去医院就诊,疑为“伤寒”,抽血作肥达反应,结果“H”1:80,“O”1:40,“A”1:40,“OB”(-),血象检查:白细胞6.7×109/L,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35,改用氯霉素治疗无效。因体温持续不退,全身酸痛,当地医院加用地塞米松每日10mg静脉滴注两天后体温下降,9月9日又开始发热,体温达39.5℃,伴有腹胀,右下腹压痛,加用庆大霉素2支/天,共用3天,12日又退热回家,15日起发热,食欲不振,腹胀,再次加用地塞米松每天20mg静滴。17日晨大便呈暗红色,并感头晕,面色苍白,口渴,出冷汗,即以发热待查收住院治疗。 既往体健,家中无类似患者。 体查:体温38.5℃,脉搏20次/分,呼吸20次/分,BP80/50mmHg发育正常,急重病容,面色苍白,颈软,心律齐,无杂音,心率120次/分,肺部清晰,腹软,肝肋下1cm,质软,脾肋下1.5cm,右下腹部压痛,无腹水征,脊柱四肢无畸形。 治疗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