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文学
(简答题)

“涩如青果”是周作人品赏文章之妙的评语,周作人散文中“涩味”是怎样表现的?

正确答案

1.首先,表现为“文词之涩”。最常见的是以文言入文,在流畅的白话文中加入一些“磕绊”,但又绝无生硬之感,反增行文的古雅。
2.其次,表现为“心绪之涩”。在文章中常常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其情趣也是落寞的,甚至是颓废的,所谓心绪之涩其实也是一种思想的苦涩。
3.第三,还表现为一种文章的“隔”,也就是说与兴酣笔落的情形相反,讲究“不言而中”,因为生活中的许多意思也未必是说得出来的。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填空题)

    与西方小说《格列佛游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清代小说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下列诗句中,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下列属于周作人的文章是()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下列属于周作人的文章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周作人的文章是哪篇?()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周作人的主要倡导文学革命的文章是《》,其后期散文的风格是。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周作人散文写作的中期,标志性文章是发表于()年的《闭户读书论》。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周作人在倡导文学革命期间,写了()等文章。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五四”时期周作人发表()、()两篇文章,成为最有影响的新文学的理论倡导者之一。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