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财经

(题干)

本题共计 3 个问题

已知某国某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
(1)居民消费6054亿元
(2)政府消费2000亿元
(3)总投资2546亿元
(4)出口2100亿元
(5)进口2300亿元
根据上述资料,要求计算:

简答题
1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计算该国的GDP。

正确答案

GDP=6054+2000+2546+2100-2300=10400亿元

答案解析

简答题
2

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有哪些积极作用?

正确答案

1、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
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最基本的作用来说,它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必要补充环节,完成价值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表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良性运行,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社会生产要素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国民经济才能顺利运行,简单的社会再生产才能得以实现。发展对外贸易,通过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包括国内生产、国际消费和国际生产、国内消费量几个基本方面),转换使用价值形态,满足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所要求的比例(包括物质的和价值的)关系,对国民经济起着补充、调剂、促进和推动的杠杆作用。
根据凯恩斯的“吸收法”(absorptionapproach):Y=C+I+G+(X-M)。其中Y为国民收入总额,C为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部分,I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X为出口,M为进口。假定其他项为A,则进出口贸易差额对国民收入与其他项目之间的差额具有平衡作用。即:Y-A=X-M。由于相对而言,进出口贸易比国民经济中的其他活动更加具备弹性或可调节性,因而对外贸易在满足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所要求的比例关系方面,能够起到补充、调剂、促进和推动的杠杆作用。
2、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扩大作用
对外贸易具有创立效应,对外贸易使本国产品在世界市场范围内进行销售,扩大了本国产品的需求量,同时,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节约国内劳动成本,进而实现价值的增殖。贸易的创立效应又由于内部作用机制和外部作用机制两种因素得以加强。
内部作用机制,即对外贸易乘数作用,是指一国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下,由于对外贸易收入而增加的该部门消费会通过国民经济的产业链关系增加相关部门的收入和消费,最终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产生加倍效果。由于对外贸易扩大了本国产品的市场,它对于拉动国内需求,扩大产业规模经营和成本节约,进而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
“溢出效应”,即他国对外贸易收入而增加的各部门收入和消费对本国产生的拉动本国出口需求和增加本国出口额的作用过程:
①无储蓄、投资的均衡开放经济状态时:
△Y=△XK,K=1∕MPM
②有储蓄、投资的均衡开放经济状态时:
△Y=(△X+△I)1∕(MPS+MPM),K=1∕(MPS+MPM)
其中:△Y为国民收入增量,△X为出口增量,△M指进口增量,△I指投资增量,MPM是边际进口倾向,MPS是边际储蓄倾向,K为对外贸易乘数。

答案解析

简答题
3

什么是GDP?“吸收法”GDP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的提供劳务的市场价格的总值。
GDP=C+I+G+(X-M)
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已知某国某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 (1)居民消费6054亿元 (2)政府消费2000亿元 (3)总投资2546亿元 (4)出口2100亿元 (5)进口2300亿元 根据上述资料,要求计算: 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有哪些积极作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已知某国某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 (1)居民消费6054亿元 (2)政府消费2000亿元 (3)总投资2546亿元 (4)出口2100亿元 (5)进口2300亿元 根据上述资料,要求计算: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计算该国的GDP。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已知某地区2009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总产出10264亿元,中间消耗4256亿元,最终消费2568亿元,资本形成总额97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355亿元,货物和服务进口102亿元。试计算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及货物和服务出口。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已知有关报告年国民经济资料如下:国内生产总值94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58亿元,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1.2亿元,来自国外经常转移净额0.5亿元。试计算报告年的以下指标: (1)国内生产净值; (2)国民总收入; (3)国民净收入; (4)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5)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假定某经济体只包括A、B、C、D四个生产部门,A部门作为生产起点没有中间投入。已知某年各部门的生产资料如下:A部门产品(100元)出售给B部门用作原材料;B部门产品一部分(100元)出售给C部门作进一步加工,另一部分(50元)出售给D部门作进一步加工;C部门产品一部分(100元)出售给D部门,另一部分(150元)用作个人消费;D部门产品300元全部用作个人消费。据此资料计算该经济体的增加值总计和最终产品价值。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已知某地区的如下国民经济核算资料: (1)农业总产出280亿元,其中农民自产自用粮食价值35亿元;中间投入62亿元。 (2)工业总产出960亿元,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238亿元;中间投入340亿元。 (3)建筑业总产出326亿元;中间投入83亿元。 (4)运输邮电业总产出188亿元;中间投入35亿元。 (5)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出237亿元;中间投入68亿元。 (6)其他营利性服务部门营业收入452亿元;中间投入85亿元。 (7)其他非营利性服务部门经常性业务支出53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为经常性业务支出的10%;中间投入76亿元。 (8)全地区最终消费支出为188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548亿元,自外地购入商品32亿元,向外地输出商品75亿元。 (9)未含在各部门产出中的产品税净额(即不可抵扣增值税)为200亿元。 试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该地区的生产总值(即地区GDP)。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