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简答题)

材料:伦敦得名“雾都”,根子是工业化。1952年的“大烟雾”(GreatSmog)事件中约1.2万人因这次空气污染事件吸入污染物而死亡,患病的人更是不计其数。痛定思痛,英国人下决心改变这种局面,其关键是1956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清洁空气法案》。这一法案划定“烟尘控制区”,区内的城镇只准烧无烟燃料。在此基础上,英国各地还出台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再加上民间环保组织的推动、大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到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经从每年几十天减少到15天,1980年降到5天。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有关原理,谈谈英国人对伦敦空气的治理给我国解决空气质量问题的启示。

正确答案

(1)国家具有经济职能,要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的履行。制定相关的法规,严格依法行政;支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2)履行文化职能。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保护的意识。
(3)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切实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高空气质量。

答案解析

解答本题要首先注意本题设问,运用政府职能的有关原理,谈谈英国人对伦敦空气的治理给我国解决空气质量问题的启示。在回答本题时要注意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运用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因此,在解答本题时要紧扣政府职能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展开分析。如国家具有经济职能(要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等知识。注意结合材料中英国人对伦敦空气的治理为我国解决空气质量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主要是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1952年12月上旬爆发的“伦敦烟雾事件”造成至少4000人死亡,而连同随后接连发生的几次类似灾害,共夺去了近13000人的生命。这一震动英伦的事件是伦敦城市发展历史中的一场梦魇,同时也是伦敦开始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原点。为了还公众蓝天。这座“雾都”就花费了将近70年的时间才初见成效,共有十多个市职能部门参与其中,制定了五大步骤和二十二个环节。空气质量的改善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治理的阶段性成果很大程度上被发展带来的排放增量所抵消。同时,治理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日本、巴西、美国的洛杉矶的雾霾治理就多次受到来自利益集团和社会团体的重重阻力,在严格的立法、执法的推动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下,才最终取得了这场环保革命的胜利。 材料中世界各国治理雾霾的过程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是以农立国……山林河川若是破坏了,民众就被迫流亡,统治者也就统治不下去了。“故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管仲认为管制山林川泽,保护生物资源,并不是把山林河川泽封禁起来不让人们利用,而是必须按照规定的时节开放,让人们充分利用其间的生物资源。“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管子·地数》)“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管子·八观》)管子保护环境的思想和措施是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的……可见保护环境必须以法律的手段来实施才可有效。 ——摘编自李素平《先秦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 材料二:“雾都”“阴霾”“昏暗”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更令人震惊的是,1952年12月4日……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有四千七百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大雾之后几个月,又有八千多人死于非命,这就是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 1954年,伦敦市出台《伦敦城法案(多项赋权)》,控制烟雾排放;1968年修正《清洁空气法》;1974年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规定了工业燃料里的含硫上限。伦敦市政府还采取了相应的配套措施,鼓励市民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骑自行车,开辟更多的绿化带,以及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 英国政府对排污行为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例如,《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法》等法律规定,污染工业必须采取手段,避免将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另外,伦敦市中心还设立了污染检测点,警察可拦截有过多排污迹象的汽车对其进行测试,并有权对未通过测试的车主实施罚款。 —一摘编自唐佑安《伦敦治理“雾都”的启示》 材料三:室外空气和水污染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健康和非健康损失的总和约相当于每年1000亿美元(约相当于GDP的5.8%),空气污染,尤其是大城市的空气污染导致肺癌、呼吸系统疾病等肺部疾病发病率上升……水污染正在进一步加剧中国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致使水资源短缺总成本约占GDP的1%……中国对自身面临的污染挑战进行这项具有突破性的评估,表现出它对解决问题的决心之大。 ——2007年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的合作研究报告《中国环境污染损失》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是以农立国……山林河川若是破坏了,民众就被迫流亡,统治者也就统治不下去了。“故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管仲认为管制山林川泽,保护生物资源,并不是把山林河川泽封禁起来不让人们利用,而是必须按照规定的时节开放,让人们充分利用其间的生物资源。“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管子·地数》)“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管子·八观》)管子保护环境的思想和措施是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的……可见保护环境必须以法律的手段来实施才可有效。 ——摘编自李素平《先秦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 材料二:“雾都”“阴霾”“昏暗”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更令人震惊的是,1952年12月4日……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有四千七百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大雾之后几个月,又有八千多人死于非命,这就是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 1954年,伦敦市出台《伦敦城法案(多项赋权)》,控制烟雾排放;1968年修正《清洁空气法》;1974年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规定了工业燃料里的含硫上限。伦敦市政府还采取了相应的配套措施,鼓励市民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骑自行车,开辟更多的绿化带,以及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 英国政府对排污行为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例如,《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法》等法律规定,污染工业必须采取手段,避免将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另外,伦敦市中心还设立了污染检测点,警察可拦截有过多排污迹象的汽车对其进行测试,并有权对未通过测试的车主实施罚款。 —一摘编自唐佑安《伦敦治理“雾都”的启示》 材料三:室外空气和水污染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健康和非健康损失的总和约相当于每年1000亿美元(约相当于GDP的5.8%),空气污染,尤其是大城市的空气污染导致肺癌、呼吸系统疾病等肺部疾病发病率上升……水污染正在进一步加剧中国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致使水资源短缺总成本约占GDP的1%……中国对自身面临的污染挑战进行这项具有突破性的评估,表现出它对解决问题的决心之大。 ——2007年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的合作研究报告《中国环境污染损失》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是以农立国……山林河川若是破坏了,民众就被迫流亡,统治者也就统治不下去了。“故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管仲认为管制山林川泽,保护生物资源,并不是把山林河川泽封禁起来不让人们利用,而是必须按照规定的时节开放,让人们充分利用其间的生物资源。“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管子·地数》)“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管子·八观》)管子保护环境的思想和措施是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的……可见保护环境必须以法律的手段来实施才可有效。 ——摘编自李素平《先秦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 材料二:“雾都”“阴霾”“昏暗”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更令人震惊的是,1952年12月4日……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有四千七百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大雾之后几个月,又有八千多人死于非命,这就是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 1954年,伦敦市出台《伦敦城法案(多项赋权)》,控制烟雾排放;1968年修正《清洁空气法》;1974年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规定了工业燃料里的含硫上限。伦敦市政府还采取了相应的配套措施,鼓励市民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骑自行车,开辟更多的绿化带,以及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 英国政府对排污行为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例如,《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法》等法律规定,污染工业必须采取手段,避免将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另外,伦敦市中心还设立了污染检测点,警察可拦截有过多排污迹象的汽车对其进行测试,并有权对未通过测试的车主实施罚款。 —一摘编自唐佑安《伦敦治理“雾都”的启示》 材料三:室外空气和水污染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健康和非健康损失的总和约相当于每年1000亿美元(约相当于GDP的5.8%),空气污染,尤其是大城市的空气污染导致肺癌、呼吸系统疾病等肺部疾病发病率上升……水污染正在进一步加剧中国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致使水资源短缺总成本约占GDP的1%……中国对自身面临的污染挑战进行这项具有突破性的评估,表现出它对解决问题的决心之大。 ——2007年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的合作研究报告《中国环境污染损失》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是以农立国……山林河川若是破坏了,民众就被迫流亡,统治者也就统治不下去了。“故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管仲认为管制山林川泽,保护生物资源,并不是把山林河川泽封禁起来不让人们利用,而是必须按照规定的时节开放,让人们充分利用其间的生物资源。“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管子·地数》)“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管子·八观》)管子保护环境的思想和措施是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的……可见保护环境必须以法律的手段来实施才可有效。 ——摘编自李素平《先秦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 材料二:“雾都”“阴霾”“昏暗”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更令人震惊的是,1952年12月4日……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有四千七百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大雾之后几个月,又有八千多人死于非命,这就是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 1954年,伦敦市出台《伦敦城法案(多项赋权)》,控制烟雾排放;1968年修正《清洁空气法》;1974年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规定了工业燃料里的含硫上限。伦敦市政府还采取了相应的配套措施,鼓励市民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骑自行车,开辟更多的绿化带,以及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 英国政府对排污行为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例如,《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法》等法律规定,污染工业必须采取手段,避免将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另外,伦敦市中心还设立了污染检测点,警察可拦截有过多排污迹象的汽车对其进行测试,并有权对未通过测试的车主实施罚款。 —一摘编自唐佑安《伦敦治理“雾都”的启示》 材料三:室外空气和水污染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健康和非健康损失的总和约相当于每年1000亿美元(约相当于GDP的5.8%),空气污染,尤其是大城市的空气污染导致肺癌、呼吸系统疾病等肺部疾病发病率上升……水污染正在进一步加剧中国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致使水资源短缺总成本约占GDP的1%……中国对自身面临的污染挑战进行这项具有突破性的评估,表现出它对解决问题的决心之大。 ——2007年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的合作研究报告《中国环境污染损失》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雨、雪、雾都是水的家族成员,形成的条件各有特色,具体如下: 上述材料体现了()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11年11月2日,《神州日报》发表了《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材料表明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是因为他们认为此举有利于() ①调和民族矛盾,稳定局势②实现民主共和③早日推翻清朝,结束帝制④避免外国干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和人口高度密集,交通拥堵正成为全球各大城市的“流行病”。在解决拥堵问题上,东京除拥有完善的立体化道路交通体系外,在软件方面的作用远远超过硬件方面,出台了包括《公路交通法》《公路运输法》《高速汽车国道法》等法律,并严格执法。伦敦最著名的措施就是收取“交通拥堵费”,其智能交通系统非常完善,摄像头、监控仪等设备无处不在,交费网络发达,并已开发了多种功能的“电子标签”(相当于交费卡)。但伦敦交通局也承认,单靠收费来控制拥堵的效果正在逐渐减弱。 结合材料,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分析说明东京伦敦治理交通拥堵政策及举措的依据。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世纪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历届世博会都深深打上了举办国的烙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5月1日,首届世博会(全称“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在伦敦拉开帷幕。……这届世博会是英国光荣与梦想的缩影。在宏大的盛会背后,隐藏着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摘自乔继红《历史的启示:世博会是经济大国发展的“晴雨表”和“助推器”》 材料二: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世界博览会,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这一年,适逢美国建国百年纪念年。它的意义,绝不只在美国首次获得了世博会的举办权;通过博览会,美国要向世界展示一个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证明它已走出欧洲工业强国的阴影。当世博会上当时功率最大的600吨柯立斯蒸汽机启动时,千百台机械齐声轰鸣,展厅微微震动。正是在这隆隆声中,美国向世界宣布:“我来了!” ——摘编自2010年5月13日《今晚报》 材料三: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的部分美国展品 材料四:右图为1992年西班牙世博会主题标志。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发现的时代”。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