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组关于统一战线的材料: 材料1: 国民党虽然有许多缺点与错误,然终为中国惟一革命的民主派,自然算是民主的联合战线中重要分子。 反对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以工人农民及小资产阶级革命的党派或分子为主力军,向一切帝国主义者加以攻击;同时亦可联合半民族运动的党派,向一派帝国主义者作战。 ——摘自192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 材料2: 完成中国的民族解放及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之任务,现在已经完全放到工农运动身上,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才能履行这一任务;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与国际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以及一切资产阶级直接斗争,——“民族”资产阶级亦在其中——如此,方能履行这一任务。 ——摘自1927年8月21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议决案》 组织各色各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公开组织,或者参加一切已经存在的反帝组织而夺取他们的领导。经过这些组织正确实行反帝运动中的下层统一战线,和吸收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的阶层参加斗争。 ——摘自1931年9月22日《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州事变的决议》 材料3: 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 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才能战胜帝国主义与其走狗蒋介石。 ——摘自1935年12月25日《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材料4: 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摘自1936年9月1日《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材料5: 根据于资产阶级及国民党内部的开始向着抗日救国方向的变化,本党从一九二六年八月即发表了“致国民党书”,提出了为“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而斗争的总目标。在这一总目标下,我们主张“联蒋抗日”与“国共合作”。 西安事变发生后,本党本此方针,调解双方冲突,使内战得以避免,和平获得最后的胜利。本党对于联合全民族一致抗日的忠诚,至此才为全国各界所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无疑的是全中国民族的胜利,也是本党新政策的胜利。 ——摘自1937年4月15日《中央委员会告全党同志书》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和2,指出“下层统一战线”与“联合战线”相比其构成有何变化?说明这一变化的主客观原因。 (2)比较材料2、3、4、5,指出党的策略有何变化? (3)根据材料3、4、5,说明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客观依据。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为什么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统一战线问题?
正确答案
(2)从下层统一战线到实行上、下层结合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政策;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由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
(3)日本扩大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不仅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抗日,而且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也有参加抗日的可能。
(4)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集中力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路线。实践证明,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法宝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单选题)
在讨论德国统一问题的“2+4”会议中的“2”是指下面哪一组国家()
(简答题)
以下是一组洋务运动时期的言论: 材料1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勤远略。” 材料2 奕说:“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患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患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材料3 冯桂芬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富之术。” 请回答: (1)曾国藩所谓的“剿发捻”和“勤远略”分别指什么? (2)参考材料2.3,说明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结合材料1.2.3,说明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何在?
(简答题)
以下是一组维新运动时期的言论: 材料1 张之洞说:“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无益者一:将立议院欤?中国士民至今安于固陋者尚多,环球之大势不知,国家之经制不晓,外国兴学、立政、练兵、制器之要不闻,即聚胶胶扰扰之人于一室,明者一,暗者百,游谈呓语,将焉用之?且外国筹款等事重在下议院,立法等事重在上议院,故必家有中资者乃得举议员。今华商素鲜巨资,华民又无远志,议及大举筹饷,必皆推委默息,议与不议等耳。” 材料2 谭嗣同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材料3 严复说:“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朴隶也。” 请回答: (1)张之洞为何认为民权无益? (2)参考材料2.3,说明维新派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立场何在? (3)结合材料1.2.3,说明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实质是什么?
(简答题)
以下是一组维新运动时期的言论: 材料1 张之洞说:“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无益者一:将立议院欤?中国士民至今安于固陋者尚多,环球之大势不知,国家之经制不晓,外国兴学、立政、练兵、制器之要不闻,即聚胶胶扰扰之人于一室,明者一,暗者百,游谈呓语,将焉用之?且外国筹款等事重在下议院,立法等事重在上议院,故必家有中资者乃得举议员。今华商素鲜巨资,华民又无远志,议及大举筹饷,必皆推委默息,议与不议等耳。” 材料2 谭嗣同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材料3 严复说:“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朴隶也。” 请回答: (1)张之洞为何认为民权无益? (2)参考材料2.3,说明维新派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立场何在? (3)结合材料1.2.3,说明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实质是什么?
(简答题)
下面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关党的土地政策的一组材料: 材料1: 1.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农民个别耕种。 2.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3.分配土地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及服务与公众勤务这以外,其余的人必须强制劳动。 4.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5.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摘自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 材料2: 1.没收一切公共土地极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极少田地农民耕种使用。 2.一切公共土地极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3.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4.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摘自1929年4月《兴国土地法》 材料3: 省苏(维埃政府)应该通令各地各级政府,要求各地政府录令布告,推促农民耕种,在令上要说明过去分好了田即算分定,得田的人,即由他管所分得的田,这天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以后一家的田,一家定业,生的不补,死的不退,租界买卖,由他自主。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吃不完的,任凭自由出卖,得了钱来供给零用,用不完的由他储蓄起来,活该天敌,或经营商业,政府不得借词罚款,民众团体也不得勒捐。农民一家缺少劳动力耕田不完,或全无劳力一点不能自更的,准许出租。租完多少,以两不吃亏为原则,由各处议定。 ——摘自1931年2月毛泽东《关于加强春耕工作的意见》 请回答: (1)材料1(《井冈山土地法》)的颁布有何意义?条文中尚有哪些不适合当时中国农村实际的政策规定? (2)比较材料2与材料1,土地政策有什么原则的修正?为什么做这样的修正? (3)比较材料3与材料1,土地政策又有哪些原则的修正?为什么做这样的修正? (4)从上述土地政策的调整中可以获得什么教益?
(多选题)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权利法案》)“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法国《1791年宪法》)据上述材料,下列关于英法两国相同点比较正确的是()
(单选题)
嬴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自称“朕”,印称“玺”。以上材料说明()
(单选题)
下列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图片内容相吻合的主题是()
(填空题)
彩陶在()、()和()方面达到了完美统一,并且适当的反应了材料和制作工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