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哲学
(简答题)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

正确答案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和发展,先是世纪之交的科学革命,继之而来的是40年代之后轰轰烈烈的技术革命与信息革命。核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通讯技术、材料技术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科学革命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拓展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加深了人们对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理解,更新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同时也改变着人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不是确定性的知识,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知识系统,科学有其内在的结构,存在着的自在的矛盾和动力)。另一方面,技术革命导致了世界性的产业革命,极大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改变着社会的基本结构,改变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哲学的迅猛发展。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伊太”是17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科学中流行的一个()概念。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伊太”是17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科学中流行的一个物质性概念。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在以下方向延伸开来:()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一般认为,下一个世纪科学哲学的发展方向是更注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世纪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5%依靠科技进步,而在21世纪初的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是70%至80%。另据统计,全球高新技术专利及其巨额利润的70%以上均被发达国家掌握、分享;我国高新技术产值约占世界总产值的6%。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创新?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否定了原子是物质的始原、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变等传统思想。一些自然科学家由于不懂得辩证法,认为‚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马赫主义者抓住这一点以论证唯心主义,宣称‚物质消失了,就是‚物质本身不存在了,只存在感性知觉,物质是,荒谬的虚构设。材料中所体现的在物质观上自然科学发现同哲学的关系是什么?上述材料说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在物质观上虽然坚持了物质的第一性和本原性,但这种物质观不懂得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把物质同物质的结构、属性混淆起来,经不住科学发展的检验和唯心主义的进攻。物理学家的新发现,并不能说明物质本身消失了,只能说明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在发展,被驳倒的不是唯物主义,而恰恰是形而上学物质观。辩证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关系。从两者区别来看,哲学的物质范畴揭示的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揭示的是关于某一具体物质形态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是个性。从两者联系来看,一方面,哲学的物质范畴要以物质结构理论为依据;另一方面,哲学的物质范畴能给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推动和深化对物质结构理论的认识和研究。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7世纪以来,多产的杰出科学家人数占所有杰出科学家人数的比例()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在20世纪,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特点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