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异常的病理学模式是以各种心理学派理论为基础来解释心理异常致病原因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
(1)生物学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心理异常与躯体疾病一样,都有生物学方面的病因,各种精神症状都可以定位于大脑的某一特定部位。
(2)心理动力学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心理异常是意识与压抑在潜意识里的欲望、本能等矛盾冲突的结果,即心理异常是欲望、本能在意识或现实社会中不能得到实现和满足的结果。
(3)行为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心理异常是“不良学习”的结果。所有体现心理异常的不良行为,除了由生理原因所决定的以外,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即“学习”的过程固定下来的。既然如此,由此习得的异常行为也可以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予以“矫正”。
(4)社会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社会因素在心理异常致病原因中的作用,认为心理异常是生活变动等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如重大生活变动、造成拥挤与紧张的都市化,以及失业等导致的生活贫困等,都是造成心理疾患的重要社会因素。
(5)整体模式。强调在分析心理异常的病因时,要全面考虑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能以偏概全。心理异常患者和任何正常人一样,都具有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特性,不能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然而,心理异常的种类繁多,各种因素在不同的心理异常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或者相等,既不能用单一的绝对模式去解释,也不能否定某种因素在其中的主要作用,甚至决定性作用。
(简答题)
“心理异常”有哪几种主要的病理学模式?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