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954年全国人大在宪法修改过程中,有代表提出在第三条第三款中“各民族都有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应补上“也有使用的自由”。最终,宪法将其确定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主要体现了()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力求创新
B新中国追求各民族平等
C新中国推行“百花齐放”的方针
D我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相似试题
(单选题)
自1988年以来,全国人大对1982年颁布的《宪法》进行修改和补充的次数有()。
(单选题)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比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不同之处是()。
(单选题)
毛泽东在宪法起草委员会上提出:“这个宪法,是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加上总路线,是过渡时期的宪法,大概可以管十五年左右。”下面的解读准确而全面的是()①“这个宪法”是指1954年宪法②强调了政治需求的意义与功能③是对《共同纲领》的继承和发展④该宪法属于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单选题)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宪法的修改,需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以上的多数通过。
(单选题)
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中只要14票反对就能阻止对宪法的修改”。当时普鲁士王国占17票,其他各邦最多6票,多数邦只有1票。这反映了()
(单选题)
美国1787年宪法中规定:“本宪法,依据本宪法制定之合众国法律及经合众国授权已经缔结或将来缔结之条约均为全国最高法。”这一规定体现了()
(填空题)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
(单选题)
就一些重大决定,一般是党中央提出建议,然后在党内外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后提交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做出决定,国务院及其他相关部门组织实施。此过程体现了()
(单选题)
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