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新闻传播学
(简答题)

如何理解“物——意——文”转化律?

正确答案

这个规律也称双重转化律。是说写作过程必须实行两重转化,即由物至意,再由意至文。
由物到意,这是第一重转化。这重转化就是客观外物经过作者的观察、了解,映入作者的大脑,又经过大脑的思考、分析、综合,注入作者的理解、意念或情感,形成新的观念或意象。这重转化是由外物到内意,由眼见之物、身外之物到胸中之物的转化过程。所以又叫做“意化”。意化要求做到“意能称物”。完成这重转化,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观察、捕捉能力,感受、体验的能力,想象、概括的能力,提炼、开掘的能力等。这重转化实际上是写作内容的充实与净化,是文章的孕育过程,其结果是构制文章的蓝图。
由意到文是第二重转化。这重转化是把第一重转化的结果经过再认识、再深化、再整理,使之更加深刻、完整、严密、精细,更有逻辑性、条理性,并用书面语言表述出来,使它成为血肉丰满、便于阅读的文章。所以又叫做“辞化”。辞化要求“文能逮意”。完成这重转化,作者必须具备驾驭文字、再现意识的能力。它包括定体、谋篇的能力,选技、用笔的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这重转化实际上是思绪的梳理与固定,是文章的形成过程,其结果是构制物化的文章。
以上两重转化在进行中既有作者的积极追求与反映,又有事物的个性刺激与挥发。不过,双重转化主要是从作者的角度提出的。
“物—意—文”转化律,是写作活动最基本的规律,任何作者写任何文章,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其实,人们对生活的反映与表现都包含双重转化的道理。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第二重转化的结果也不同。如:“物—意—文”(写作者);“物—意—歌”(歌唱家);“物—意—画”(美术家);“物—意—器”(艺术制作、物品制造者等);“物—意—话”(善谈者);“物—意—剧”(表演家)等等。清代的郑板桥在一幅画竹图上写了一段话:“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其中“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转化即有“物—意—画”的意思。
有的外国学者也注意到了双重转化律。前苏联学者A•科瓦廖夫在《文学创作心理学》中说:“创作过程不是别的,而是双重的变换过程,就是:
第一,把外部刺激的能量变换成知觉的显示或者现实的形象;
第二,把形象变换成为形象客观化、物质化的体现的文字描写。”创作是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反映生活的方式。其中“外部刺激”即“物”;“知觉的显示”即“意”;“物质化的体现的文字描写”即“文”。
了解了写作的这一条规律,有助于作者把握写作的各个环节,促成双重转化的完满进行,写出内容丰富、见解深刻、构思奇异、形式独特的优美文章。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把讯息或消息转化为适宜于传播和能够使接受者接纳和理解的各种符号,这一过程称为()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对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转化规律,进行组织和调节?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理解“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理解新闻摄影的形象积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理解因问题访问?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理解主题的含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理解人内传播?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理解“新闻不是信息,而是戏剧”?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理解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原则?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