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哈里森在他《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下列能说明长征与这段历史联系的是() ①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②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③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 ④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中共红军的长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长征的历史意义。
相似试题
(单选题)
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度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下列能说明长征与这段历史联系的是() ①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②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③长征实现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④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单选题)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转危为安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了新中国
(单选题)
长征是什么?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的笔下,长征是“前所未有”的事;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长征途中,党中央于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单选题)
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国会被提案弹劾。其中包括泰勒、哈里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布什,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它体现出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 【材料二】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顿传》 【材料三】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请回答: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 【材料二】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顿传》 【材料三】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请回答: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 【材料二】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顿传》 【材料三】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请回答:
(简答题)
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简答题)
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