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格考试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
(简答题)

写作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东邻人家的岳母死了,殡葬的时候需要一篇祭文,这家人就托私塾的老师帮写一篇。塾师便从古本里规规矩矩地抄了一篇,没想到误抄了悼岳丈的祭文。葬礼正在进行的时候,识字的人发现这篇祭文完全弄错了。这一家人跑回私塾去责问老师。塾师解释说:"古本上的祭文是刊定的,无论如何不会错,只怕是你家死错了人。 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正确答案

用生活丰富教材
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相当一部分教师"以本(教材)为本"的意识十分顽固。正如材料中的私塾先生,把教材当"圣经"来使用,认为"书上有什么,我就讲什么;书上怎么写,我就怎么讲;写进书本的都是正确的。"不会把书本的知识,经过自己的处理,合理运用到生活中,以致于在殡葬的时候出现这场闹剧。我们现在有些教师把自己束缚在教材中,对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掰开揉碎,繁讲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认为只要把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即可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气氛单调、沉闷。
现代课程论强调课程是"教科书与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与教学环境"构成的复杂、开放系统,因此教材是实施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材料而不是全部材料。新课改的精神告诉我们: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和弹性,应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探究、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反思等,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这些新的课程理念使我们重新认识教材的"法定"性质,只强调"教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必须突破教材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仅仅是教教材,应做教材的主人而不能沦落为教材的奴隶,既要运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不依赖教材。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听到朋友的夫人责骂拆表的孩子之后,连连摇头说:"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他亲自到朋友家里把小孩领出来,带到修表店看师傅修表。陶行知对那位夫人说:"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打跑、赶走。"由此看出,只有将"生活"这本教材灵活地运用好,并将书本知识融汇其中,才能更形象直观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要敏锐地观察生活,善于用生活的内容、时代的"活水"来充实、丰富教材。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教师要摆脱教材的束缚,就应具备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其实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包括学生的经验、生活的环境、教学设备设施、自然和社会资源、网络资源等等。只要我们留意生活、敏锐观察,丰富的生活积累将成为我们教学信手拈来的生动课程资源。作为教师,只要我们摒弃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观念,增强课程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就一定能"化平庸为神奇",使教材这一课程资源的价值得到"超水平"发挥。

答案解析

本题是材料作文。需要理解故事内涵,提炼中心思想。题目通过一则寓言,体现了私塾先生奉书本为"圣经"的错误教书观念。"书上是不会错的,错误在人"、"书本上的一切都是修订好的,不会有任何差池"、"人应该去迎合书本既定的知识、理念"等一些错误的观点,在现实教学中确实存在。本题意在考查教师对于书本教学的态度,不应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而是开放、包容的。知识可以来源于生活,灵活于生活。
在立意的选择上,可以从教师对待书本的态度上,多种角度灵活选择主旨。如"不能一味死读书,需要结合生活"“知识来源于先贤古籍,需要理性地处理利用”“教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思考…’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注重德育和智育并重""教学来源于生活,以生活来深化教材的内容,不拘泥于教材"等。最后一个角度,从内容与题干的匹配度上看,是最佳角度。
范文开门见山,提出在目前社会上某些教师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与材料中"私塾老师的问题"相似。紧接着作者直抒胸臆,对错误的教育观念进行批驳,摆明了自己的立场,为后文正确观点的引出做了铺垫。第二段,通过道理论证,明确课程的意义,摆正教师对教材应有的态度,"教育需要来源于生活,不能一味就书论书"。第三段,以伟大教育家陶行知亲身经历的事情,体现出教师在生活中如何丰富教学的内容,如何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结尾处,提出合格的教师应该如何教育学生,即"教师要敏锐地观察生活,善于用生活的内容、时代的’活水’来充实、丰富教材。"紧扣主题,深化中心,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形象地阐释了应该怎样践行这种生动的教学观。本文着重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对书本学习与生活教育进行探讨。行文结构为"列举错误现象一提出正确观点一解决方法"。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写作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爱默生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将获得教育上巨大的成功。"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写作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兔子是短跑冠军,但是不会游泳。松鼠是爬树冠军,但是也不会游泳。鸭子教练却逼着兔子和松鼠学游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成效也不大。鸭子教练还不明原因地嚷嚷:"成功来自90%的汗水。加油!加油!" 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联系实际,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写作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阿凡提乘坐的船在海上遇到了台风。船长和水手们都尽力挽救这条船,可阿凡提却无动于衷,静静地站在一边。船长严厉地向他吼道:"阿凡提,你怎么无动于衷呀?快帮忙保住我们这条船呀!"阿凡提还是一动不动,说道:"我只是一名乘客,关于这条船的安全是你们的责任,不是我的责任!" 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从教育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写作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古诗"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童年放学后那欢快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校园的哪一种声音让你"浑难忘"呢?是上下课的铃声、窗外的鸟鸣,还是老师娓娓的讲课、同学朗朗的读书声?或者是…… 要求:请以"最难忘,校园的那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写作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温岭市街道某幼儿园里,一名女教师因一时好玩儿,强行揪住一名5岁幼童双耳向上提起,被揪耳儿童双脚离地近20厘米,表情痛苦嚎啕大哭,这名女教师却以此为乐,神情轻松咧着嘴大笑,其余儿童看着老师残忍的行为,满脸的惊恐害怕。 2012年5月8日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一群学生正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就在危急时刻,女教师张丽莉一把推开身边的两个学生,保全了孩子,自己却被车碾断双腿,造成双腿高位截肢。张丽莉的事迹被媒体竞相报道,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网友们赞其为"最美女教师",纷纷向其表达自己的敬意与祝福。 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写作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一位国王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就派人四处去找一个感觉幸福的人,然后将他的衬衫带回来。 寻找幸福的人碰到人就问:"你幸福吗?"回答总是说:不幸福,我没有钱;不幸福,我没亲人;不幸福,我得不到爱情……就在他们不再抱任何希望时,从对面被阳光照着的山岗上,传来悠扬的歌声,歌声中充满了快乐。他们随着歌声找到了那个"幸福人",只见他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阳下。 "你感到幸福吗?" "是的,我感到很幸福。" "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你从不为明天发愁吗?" "是的。你看,阳光温暖极了,风儿和煦极了,我肚子又不饿,口又不渴,天是这么蓝,地是这么阔,我躺在这里,除了你们,没有人来打搅我,我有什么不幸福的呢?" "你真是个幸福的人。请将你的衬衫送给我们的国王,国王会重赏你的。" "衬衫是什么东西?我从来没见过。"……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写作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一位国王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就派人四处去找一个感觉幸福的人,然后将他的衬衫带回来。 寻找幸福的人碰到人就问:"你幸福吗?"回答总是说:不幸福,我没有钱;不幸福,我没亲人;不幸福,我得不到爱情……就在他们不再抱任何希望时,从对面被阳光照着的山岗上,传来悠扬的歌声,歌声中充满了快乐。他们随着歌声找到了那个"幸福人",只见他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阳下。 "你感到幸福吗?" "是的,我感到很幸福。" "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你从不为明天发愁吗?" "是的。你看,阳光温暖极了,风儿和煦极了,我肚子又不饿,口又不渴,天是这么蓝,地是这么阔,我躺在这里,除了你们,没有人来打搅我,我有什么不幸福的呢?" "你真是个幸福的人。请将你的衬衫送给我们的国王,国王会重赏你的。" "衬衫是什么东西?我从来没见过。"……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写作题: 题目:以《爱的教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请以“师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作文。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