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历史学
(简答题)

试述“灵感说”在西方文论史上的发展

正确答案

灵感说:灵感的基本含义在古希腊时期,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原意是“神灵的附体”,“神灵感发”。
柏拉图是古希腊灵感说之集大成者,沿用“灵感”本义,将之运用于文艺创作和欣赏方面,认为艺术家能否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关键是他是否能获得灵感。
柏拉图认为世间有四种迷狂:预言的迷狂,教义的迷狂,诗兴的迷狂,爱情的迷狂。这第三种迷狂是由“诗神凭附而来的”
灵感说:对文学艺术特征的最早概述。其含义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神助,灵启,陶醉,迷狂;其二,语义学上的解释:“神灵附体”,“神灵感受”,“热情磅礴”;其三,柏拉图将灵感说运用到文艺创作过程中。
柏拉图对灵感说的解释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其一,灵感的源泉:“神灵附体”,“神灵评附”(《伊安》);其二,灵感的表现:“诗性的迷狂”对立“迷狂∕灵感”与“理智”,否定理智在创作中的作用(《斐德若》);其三,灵感的获得过程:“灵魂回忆说”,对真善美世界的回忆(《斐德若》)。
灵感说体现了柏拉图理论的矛盾性及其理论价值。矛盾:神秘主义理式论与本人作为爱诗之人的矛盾;价值:其一,确认灵感是文艺活动中特有的现场,区别理智与情感;其二,看出文艺创作与技艺制作的区别;其三,得出文艺创作的过程是由现实美向理想美的追求过程,形象创造过程。
灵感说的理论总倾向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其揭示出文艺的一些基本规律价值,对中世纪的神学文论,浪漫主义文论,现代派文论都有影响。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在西方文论史上,标志着“摹仿”概念的一种根本转变的人物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西方文论史上第一个严格区分了“美”与“崇高”的思想者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西方近代文论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艺术用形象思维的理论家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宋代书法在书史上的特殊地位。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布瓦洛的《诗的艺术》是引起了以伽桑狄为代表的受唯物主义影响的今派文论家,如圣•艾弗蒙、贝洛勒等人的反对,起了欧洲文论史上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苛苛·夏奈尔是西洋服装史上的第二位革命家这一说法。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泰纳语言学史上的重要论著《艺术哲学》认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取决于()三个要素。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析西方文论中“摹仿说”的线索及其得失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中世纪,在与国王的斗争中,最早提出并阐述教权至上主张的是()。他是西方教会史上的重要人物。它积极主张实现奥古斯丁的政治理想,反对国家干预教会事务,竭力维护教会的独立。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