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文学
(简答题)

关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中国古代有“感物说”,西方有“模仿说”。请辨析二者之间的异同。

正确答案

从文学与世界、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解释什么是文学,是最古老,同时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认识文学的方式。其中,中国文论中有着深远影响的“感物说”文学观,西方则有深远影响的“模仿说”。中国古代的“感物说”与西方古代的“摹仿说”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文学对生活的依赖关系。西方文论的“模仿说”强调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模仿并不是指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摹,相反,他认为文艺所描述的应该是可能发生的而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模仿。艺术起源于人的模仿本能。艺术是人类模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产物。模仿说强调了文艺对现实与外界的需要和依赖,但这种说法把人的模仿动因看作是人的“天性”显得很不具体,同时,模仿说本身对艺术发生过程中人的自由创造本质注意得显然不够。感物说认为,诗歌创作乃是诗人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明末清初王船山著名的“情景”论,可说是集此说之大成。强调文学创作过程中主体心灵与客观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中外文学理论虽然都强调文学发须依赖于社会生活,都涉及了文学的审美性,都意识到了文学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类的审美活动有关,都承认文学具有想象和虚构的特点,但是二者的着眼点却有所不同。中国古代的“感物说”主要是从思想感情的发生只能源于丰富的人生经验来讲的,西方的“暮仿说”则强调了社会生活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前者揭示了生活基础对文学活动主体的制约,后者阐明了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对象的重要性,二者都是文学活动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文学源于生活,正是从这两个意义上说的。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关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中国古代有“感物说”,西方则有“摹仿说”。请辨析二者之间的异同。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感物说”是怎样看待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的?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上界定文学,西方有()中国有“感物说”。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及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中国古代文学,从文学体裁讲是以诗歌为主,并且更多是()。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中国古代文论对于悲剧心理与文学创作关系进行了很多的探讨,下列属于这种探讨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关于《诗经》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②是由孔子编订而成 ③分风、雅、颂三部分,都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现实 ④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最为相似。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致用精神方面所产生的重要命题有()()()。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