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用抗虫品种。依据是大豆不同品种对大豆食心虫的抗虫性不同,如荚皮无毛或毛少、毛弯的品种产卵少,多毛、毛直的品种着卵多;荚皮隔离层细胞紧密且横向排列的品种,幼虫入荚死亡率高,抗虫,而荚皮隔离层细胞稀疏且纵向排列的品种,幼虫入荚死亡率低,大豆食心虫危害重。荚皮黑色素也与抗虫性有关,黑色的品种虫食率低于褐色的虫食率。
(2)实施远距离大面积轮作,距大豆茬1000—1500米以上,大豆受害显著减轻。依据是大豆食心虫是单食性害虫,只取食大豆,且成虫飞翔能力弱。
(3)及时耕翻豆后麦茬地。依据是在黑龙江省小麦收获时间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8月初,而此时正是大豆食心虫越冬幼虫转移至表土层化蛹时期,及时耕翻土壤可将表土层的蛹翻入土壤深处,使羽化的成虫不能出土而死亡。
(4)在大豆食心虫化蛹和羽化期增加虫源地中耕次数(一般在7月底8月初的化蛹盛期至8月中旬的羽化盛期间进行)。依据是通过中耕,破坏成虫的羽化场所,可将蛹翻入土壤深处,使羽化的成虫不能出土而死亡。
(5)耕翻豆茬地。依据是大豆食心虫在豆茬地的土壤中越冬,通过早春或深秋耕翻,可恶化其越冬栖境,将其翻至土壤表面,经严寒冻死,另外,通过翻耕造成机械损伤也可杀死一部分越冬幼虫。
(6)大豆收割后要随割随拉。依据是大豆收割后仍有少量幼虫留在豆荚内,若收割后田间放置仍可继续脱荚,故随割随拉可减少田间越冬虫量。
(简答题)
大豆食心虫的农业防治措施有哪些?其提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