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文学
(简答题)

简述“自由人”和“第三种人”

正确答案

1931年底,胡秋原连续发表文章,认为“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民主的”。为此,他一方面反对来自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的“极端反动主义者”;另一方面也反对左翼文学的“争进的社会主义者”,自称是“自由人”。
胡秋原的“自由人”立场对自由的小资产阶级作家有一定的影响。瞿秋白指出,胡秋原的目的是“要文学脱离无产阶级而自由,脱离广大的群众而自由。”鲁迅批评他们是“揪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
苏汶自称是代表“作者之群”的“第三种人”,论战中出面为胡秋原辩解,于是左翼文学界展开了对“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批判,斗争延续到1933年。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1931~1933年,左联和“自由人”、“第三种人”展开思想论争,其中“第三种人”指的是()。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自由人和第三种人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自由人”和“第三种人”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自由人和第三种人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左联和“自由人”、“第三种人”展开了思想论争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针对“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谬论,瞿秋白写了()。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自由人指(),第三种人指()。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自由人”指的是(),第三种人的代表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在三十年形形色色的文艺界资产阶级派别中,“自由人”和“第三种人”最具欺骗性,原因在于()。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