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题干)

本题共计 2 个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泥石流发生后,我国军民迅速投入了救援,彰显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因此,有媒体评价说“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材料二: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兴旺的强大力量和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生死存亡的考验,始终没有被压垮,靠的就是历久弥新、代代相传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有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我们取得了抗“非典”斗争的伟大胜利;有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我们跻身于世界第三航天大国的行列。

简答题
1

请结合材料一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媒体的观点。

正确答案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舟曲县发生的自然灾害就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违背规律受到了规律惩罚的结果。
②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变害为利,造福人类。舟曲县灾害发生后,我国军民奋力抗灾抢险,减少损失,就是对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答案解析

简答题
2

请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分析新时期为什么要发扬民族精神?

正确答案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②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③民族精神是正确的思想意识。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和兴旺的强大力量和精神支柱,因此,我们要重视发扬民族精神。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2010年8月7日晚上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截至20日16时,泥石流致使1407人遇难,358人失踪。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灾害发生后,国家积极组织人财物救灾。其中,中央财政紧急调拨5亿元救灾,这一拨款主要属于()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8月7日23时许,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房屋损坏、人员伤亡。泥石流涌入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受灾地区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放在最突出位置,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科学的安排、更加有力的措施,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千方百计做好抢险救援各项工作。把抢险救援作为当前的最重要工作,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材料二:2010年8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到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甘肃舟曲县灾区,察看灾情,指导救灾。温家宝总理作出明确指示。要求甘肃省和有关部门当前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救人,组织群众避险,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的生活。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8月7日23时许,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房屋损坏、人员伤亡。泥石流涌入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受灾地区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放在最突出位置,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科学的安排、更加有力的措施,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千方百计做好抢险救援各项工作。把抢险救援作为当前的最重要工作,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材料二:2010年8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到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甘肃舟曲县灾区,察看灾情,指导救灾。温家宝总理作出明确指示。要求甘肃省和有关部门当前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救人,组织群众避险,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的生活。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8月7日23时许,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房屋损坏、人员伤亡。泥石流涌入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受灾地区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放在最突出位置,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科学的安排、更加有力的措施,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千方百计做好抢险救援各项工作。把抢险救援作为当前的最重要工作,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材料二:2010年8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到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甘肃舟曲县灾区,察看灾情,指导救灾。温家宝总理作出明确指示。要求甘肃省和有关部门当前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救人,组织群众避险,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的生活。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泥石流发生后,我国军民迅速投入了救援,彰显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因此,有媒体评价说“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材料二: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兴旺的强大力量和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生死存亡的考验,始终没有被压垮,靠的就是历久弥新、代代相传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有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我们取得了抗“非典”斗争的伟大胜利;有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我们跻身于世界第三航天大国的行列。请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分析新时期为什么要发扬民族精神?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10年8月7日23时许,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房屋损坏、人员伤亡。泥石流涌入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受灾地区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放在最突出位置,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科学的安排,更加有力的措施,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千方百计做好抢险救援各项工作。把抢险救援作为当前的最重要工作,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2010年8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到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甘肃舟曲县灾区,察看灾情,指导救灾。温家宝总理作出明确指示:要求甘肃省和有关部门当前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救人,组织群众避险,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的生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面对灾难,“舟曲挺住”的声音时常听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风雨同舟,“挺起不屈的脊梁”,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大救援。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我们该如何理解“挺起不屈的脊梁”,我们怎样“挺起不屈的脊梁”。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