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题干)

本题共计 4 个问题

材料一

——据《1787年宪法》
材料二
“而这个政府则应当按工人代表苏维埃的方式组织起来”。
“苏维埃不仅把立法权和对执行法律的监督权集中在自己的手里,而且通过苏维埃全体委员把直接执行法律的职能集中在自己的手里,以便逐步过渡到全体劳动居民人人履行立法和管理国家的职能。”
——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三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摘自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简答题
1

根据材料一说明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①人民主权。民主选举产生国会议员、总统。
②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③法治。国会可依法弹劾总统,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答案解析

基本特征:需要认真阅读表格中的材料,从中选取有效信息,然后进行归纳整理,得出答案。例如:根据“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举产生”、“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可以得出“人民主权”;由“总统任命联邦法官”、“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国会可以2/3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等信息可以得出“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由材料中的“依法”、“法律”、“违宪”等信息可以看出“实行法治”。
简答题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维埃俄国政体的特点。

正确答案

代表由人民民主选出;立法权与行政权统一(政府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实行代议制)。

答案解析

这一题的关键信息是“把立法权和对执行法律的监督权集中在自己的手里”,说明社会主义国家政体将立法权和行政权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由材料二中的“应当按工人代表苏维埃的方式组织起来”和“逐步过渡到全体劳动居民人人履行立法和管理国家的职能”可以看出是要真正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简答题
3

根据材料三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色。

正确答案

①权力主体是人民;
②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普选产生人大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大会,间接行使国家权力;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答案解析

由“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可以得出“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得出“最高权力属于人民”、“权力主体是人民”。
简答题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代议制民主对政治文明发展历程所起的进步作用。

正确答案

①推动世界政治现代化(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
②保证公民广泛参与管理国家,人民拥有一定的权利和自由。
③有利于政治稳定,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解析

这一题要求归纳和概括代议制民主对政治文明发展历程所起的进步作用。要注意审题,是从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进步作用。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从对当时国家和社会的政治形势、从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和人民权利的角度分别去思考即可得出答案。这一题不应该完全拘泥于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金史》 材料二: 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舰可载百余人,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南宋《梦梁录》卷12《江海船舰》 据材料一、二回答这一时期我国的另一项重大发明是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书籍史是研究、揭示书籍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专门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0年~1956年全国图书出版统计表 [种数:种;印数:万册(张);印张数:千印张] ——据彭俊玲、曾辉《从版本图书看中国五十年代的图书出版业》 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图书出版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社会流动,从广义上讲,包括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迁徙等;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变化,包括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量变过程,也包括职业结构的变化。 材料一:16世纪的经济大变动,为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提供了动力。又正是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基本的社会条件。 ——据成德宁《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与结构变迁》 材料二:1864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由于美国采取了多种鼓励自由移民的优惠政策,大量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据统计,在1850—1940年,大约6000万人离开欧洲,其中约一半去了美国,其余的去了拉美、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地区。 ——据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等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新的国际移民浪潮,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移民活动之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联合国的数字表明,全球移民总量从1965年的7500万增长到1990年的1.2亿。这一时期,移民的流向发生根本性逆转,主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而劳动移民成为移民主体,其中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移民成为突出现象,同时也形成了一支以大量的难民、非法移民以及女性移民为主体的廉价劳动力移民群体。 ——据李其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社会流动,从广义上讲,包括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迁徙等;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变化,包括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量变过程,也包括职业结构的变化。 材料一:16世纪的经济大变动,为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提供了动力。又正是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基本的社会条件。 ——据成德宁《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与结构变迁》 材料二:1864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由于美国采取了多种鼓励自由移民的优惠政策,大量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据统计,在1850—1940年,大约6000万人离开欧洲,其中约一半去了美国,其余的去了拉美、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地区。 ——据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等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新的国际移民浪潮,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移民活动之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联合国的数字表明,全球移民总量从1965年的7500万增长到1990年的1.2亿。这一时期,移民的流向发生根本性逆转,主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而劳动移民成为移民主体,其中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移民成为突出现象,同时也形成了一支以大量的难民、非法移民以及女性移民为主体的廉价劳动力移民群体。 ——据李其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社会流动,从广义上讲,包括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迁徙等;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变化,包括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量变过程,也包括职业结构的变化。 材料一:16世纪的经济大变动,为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提供了动力。又正是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基本的社会条件。 ——据成德宁《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与结构变迁》 材料二:1864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由于美国采取了多种鼓励自由移民的优惠政策,大量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据统计,在1850—1940年,大约6000万人离开欧洲,其中约一半去了美国,其余的去了拉美、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地区。 ——据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等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新的国际移民浪潮,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移民活动之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联合国的数字表明,全球移民总量从1965年的7500万增长到1990年的1.2亿。这一时期,移民的流向发生根本性逆转,主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而劳动移民成为移民主体,其中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移民成为突出现象,同时也形成了一支以大量的难民、非法移民以及女性移民为主体的廉价劳动力移民群体。 ——据李其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人类深化认识自身?同时又拓展认识世界的历史。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善于忠实享受自己的生命,这是神一般的尽善尽美。……在我看来,最美好的人生是向合情合理的普通标准看齐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没有奇迹,也不荒唐。 ——[法]蒙田(1533—1592):《论经验》 (1)据材料一,概括蒙田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简述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如下图甲和图乙 材料三 宇宙由通过因果关系“胶合”起来的事件组成,牛顿找到了这种因果关系的科学描述,并揭示出了它的法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翻了传统的物理学,改变了大多数接受过教育的人对宇宙的认识。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四 八十年来,中国人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