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形状:
(1)直线形斜率:
从分水线到斜坡底部坡度基本一致,越往小径流汇合越集中,径流量增加,流速增大,水土流失越严重。侵蚀形式由面蚀到沟蚀。由于侵蚀较轻,且分布比较均匀,应营造以乔木为主的乔灌混交林。
(2)凹形斜坡:
斜坡的上半部临近分水线,坡度较陡,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坡的中下部,流量集中,但由于坡度的减少,径流流速减少,土壤侵蚀现象也随之减轻,常出现泥沙淤积。由于上部较陡,土壤比较干旱,下部凹陷,水分条件较好。因此,上部营造与灌木为主的护坡林,下部凹地进而营造以乔木为主的混交林或果灌为主的混交林。
(3)凸形斜坡:
斜坡在临近分水线附近的地面坡度平缓,随着坡长的增加坡度也相应增大,径流量也迅速增加,土壤侵蚀严重。当坡面径流汇集到斜坡的中下部时,由于坡度更陡,径流流速更大,土壤侵蚀现象更严重,最终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在凸形坡中上部应营造乔灌混交林,灌木比重占60%以上。
(4)阶梯形斜坡:
斜坡是一种复合型斜坡,兼有上述三种斜坡的特点,斜坡随着坡长的增加和坡度的转折水土流失也有变化。在坡面长、坡度陡的地段,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在凸形斜坡转变为凹形斜坡的转折处水土流失最严重。因此,应在凸形斜坡和凹形斜坡的转折处配置灌木混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