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题干)

本题共计 3 个问题

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藉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简答题
1

材料一实际上反映的是清朝的什么政策?

正确答案

政策: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解析

从材料一中“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可以得出其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
简答题
2

材料二中乾隆皇帝所言是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是。根本原因是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统治影响。

答案解析

从材料二中“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等叙述可得出乾隆帝认为中国不需要外来物品,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经济形态的影响,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简答题
3

基于以上根本原因,明清两代还采取过哪些相关经济政策?(2分)这些经济政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正确答案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消极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中国经济的活力,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

答案解析

此问可联系所学史实,基于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还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还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政府实行()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广州十三行”是一个规范化管理的对外贸易行业团体。由于英国商人为了扩大在中国的贸易北上宁波,清政府出于防范外夷进入中国的腹地等种种原因,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关闭江、浙、闽三海关,广州自此成为中国对海外贸易的唯一合法口岸。从材料得出的信息不正确的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二:乾隆二十五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三反映了清朝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概括其含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二:乾隆二十五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这种对外政策和材料一中的生产方式有何联系?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二:乾隆二十五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二:乾隆二十五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