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美学
(简答题)

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美”这一论断?

正确答案

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这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它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的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从而揭开了美产生的奥秘。
2)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出现以后才有的。美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可以有许多具体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劳动,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它们产生的终极原因也只能是劳动。对于“劳动创造美”这一命题,我们应该作许多方面的理解。
1)劳动创造了人的审美器官。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的感觉既有动物性因素,又有社会性因素,美感也当如此。正是由于劳动,人脑才能有别于猿脑,才能有马克思所说的具有感受音乐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以及恩格斯所说的能够从事绘画、雕刻和拉小提琴的手。马克思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这个世界历史,其核心就是劳动的历史。
2)劳动创造了人的审美需要。原始人类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审美需要。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条件下,他们最迫切的是维护自己生存的物质需要。后来通过劳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不断丰富,不仅有了物质的需要,而且还有精神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于是美感也就产生了,他们不仅从实用的角度去看待世界,而且还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世界、欣赏世界,不断与周围的世界建立审美关系。
3)劳动创造了美的对象。有了审美器官和审美需要,于是原始人就会在实践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如从审美角度把劳动工具制造得更加符合形式美的要求;从野兽身上取来爪、牙、骨等作为装饰品来美化自己,他们还在实践中创造诗、歌、舞等艺术作品。此外,也正是由于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认识自然、驽驭自然的能力,使原先陌生的、恐怖的自然变得亲近起来,从而渐渐成为美的对象。总之,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也创造了美。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判断题)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生产劳动,劳动创造了美。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怎样理解语言论美学如何对待美的本质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怎样理解设计美学的创作理念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怎样理解形式美的审美感情。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怎样理解美学的基本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怎样理解美学的特点和方法论要求?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柏拉图说“美是难的”,你怎样理解?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怎样理解社会美及其对人的审美教育作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怎样理解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