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百濑弘教授在《清代西班牙元的流通》中所作统计,从1700到1835年,由西方流入中国的白银迅速攀升,总额为12亿两左右。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西班牙是欧洲最发达的地区
B白银主要来自美洲
C中国率先成为“世界工厂”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简答题)
历史上的货币流通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 材料一:沃德·巴特雷在《1450一1800年世界银决流动》中说“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年到1820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而据厄尔·汉米尔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从材料中的三个时代背景分析美元发生变化的原因。
(单选题)
“牙行”是清代寄生于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居间经纪行业,在其经营过程中,向买卖双方抽取牙佣(佣金),牙行种类很多,如米行、豆行、布行、丝行等约有三百余种。“牙行”的出现()
(单选题)
2014年十月一国庆节期间,小张看中了一辆标价为11.8万元的轿车,经过讨价还价,小张支付10.5万元买下该车。在上述材料中() ①11.8万元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10.5万元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③11.8万元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④10.5万元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单选题)
2012年某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0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5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单选题)
2014年某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0万亿元,由于生产的发展,货币发行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5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价格是。()
(单选题)
甲国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0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单选题)
小王近日在淘宝网上看中了一件标价为120元的运动服。在这里,货币()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③只是观念上的货币④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单选题)
小明近日在淘宝网上看中了一件标价为120元的运动服。在这里,货币()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③只是观念上的货币④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单选题)
2013年某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0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应增加25%,但实际执行结果为货币贬值25%,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