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相应地划分为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有相近或一致之处,也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1)幼年文学(或称“幼儿文学”)
是为3~6、7岁的学前儿童服务的文学。这一阶段的儿童,身心刚开始发育,缺乏知识和生活经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幼年文学主要是通过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描绘,帮助幼儿认知客观事物,使他们开阔眼界,发挥想像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幼年文学特别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都较为简单。幼儿文学是一种“浅语艺术”,应注意语言的深入浅出,形象易懂,可诵易记。
(2)童年文学(或称“儿窒文学”,即狭义的“儿童文学”)
是为6、7岁~11、12岁的儿童服务的文学。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以学习为基本活动。他们不再满足于已知的事物,其心理特征是好幻想,爱探索,喜新奇。学校的系统教育使他们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他们想通过自己的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喜欢听一些故事性、趣味性强的作品。因此,童年文学应特别注重想像与认知,人物形象要鲜明生动。
(3)少年文学
是为11、12岁~18岁的少年服务的文学。少年期是孩子们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少年的基本活动是学习,但与童年期相比,其内容和性质都有了新的特点。在心理上,少年正处于从幼稚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情绪不稳定与性发育是其突出特点。因此,少年文学应特别注重美育和引导,创作手法以现实主义为主,并可适当引入一些成人文学的表现技巧,人物形象以塑造具有当代意识的典型形象为主,着重揭示人物性格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