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单选题)

2008年中秋节,是中秋节被列为法定节假日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中秋节当天,《人民日报》刊出一篇名“秋高气爽,今年中秋月更明”的评论员文章。“今年中秋月更明”说明() ①人们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②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性 ③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④人们的认识既源于原型又不拘泥于原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2008年9月18日,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这是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后的首个中秋节。下列关于民族节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只有民族节日可以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我国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我国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人们的赞誉。追根溯源,下列各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形成有着密切关系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8年9月14日,是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后中国人迎的第一个中秋节。中秋节在中国民间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富有人情味和诗情画意的节日。吃月饼、赏月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从不同民族的节日中,能够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8年9月14日,是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后中国人迎的第一个中秋节。中秋节在中国民间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富有人情味和诗情画意的节日。吃月饼、赏月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从不同民族的节日中,能够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节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的放假办法,该办法取消五一黄金周,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节日。结合《文化生活》谈谈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作为法定节日的依据。 运用民族节日、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的知识,说明这一规定的意义。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和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其意义在于() ①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 ②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 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④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