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绳在《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中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对待西方侵略者态度说:“在洋人的威胁迫在眉睫之时,即逆民而顺‘夷’,而在看到洋人似乎‘安抚’下来,人民中的反抗情绪日渐高涨时,便又觉得为统治政权的利益打算,仍须多容纳一点民意,对洋人的要求,也就不能不违逆一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依靠人民抵抗西方侵略者
B对西方侵略者和人民的态度都是反复的态度
C完全屈服于西方侵略者
D对西方侵略者和人民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单选题)
1895年4月以后,《申报》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中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这反映了()
(单选题)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单选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
(单选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
(单选题)
在某次侵华战争之后,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一位中方官员义正辞严对了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据此推测,这次战争应该是()
(单选题)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身着不同的服饰,怀揣各自的信仰,来自中国五大宗教团体的政协委员们以“出世”的身份参与“入世”的政治,传递中国一亿多宗教信众的声音。这表明()①我国信教群众的政治权利得到尊重和实现②我国宗教界人士拥有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权③我国宗教逐渐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④我国信教群众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单选题)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内因是()
(单选题)
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单选题)
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后和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三次政治民主化的机会,但均擦肩而过,其根本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