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理学
(简答题)

斑岩铜钼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论述斑岩铜矿床的主要控矿条件)

正确答案

①地质构造环境:岛弧,特别是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浆弧环境钙碱系列安山岩带有利于斑岩型铜矿的形成。矿床多分布于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过渡带相对隆起的一侧,一般为深-大断裂带及其上盘。
②成矿岩体特征:钙碱系列的小型(多<1km2)中性及中酸性(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复式岩体。岩体形状为岩株状、岩筒状、岩墙状、脉状。
③成矿作用
④矿化与围岩蚀变分带:斑岩中心→接触带→围岩
蚀变:核心带→钾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泥化带→青盘岩化带矿化:钼(铜)矿化→铜(钼)矿化→铅锌矿化→金矿化
矿化类型: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状→脉状
⑤矿体的产状与形态受侵入体的形状、接触带的情况、角砾岩筒、构造裂隙带及围岩蚀变等因素控制。
⑥矿石为细脉浸染状构造(浸染状、角砾状),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成矿条件:
(1)岩浆岩条件
斑岩型铜矿床在空间和成因上主要和钙碱系列的斑岩侵入体有关。主要岩石类型为闪长玢岩、花岗闪
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斑岩等。根据产出的地质环境及成因,斑岩侵入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次火山岩,它们大多和安山岩、流纹岩类关系比较密切,形态多呈岩筒、岩颈、岩漏斗状。另一种是浅成的侵入岩,它们大多是多阶段复合岩体
的晚期产物,有时成为独立的浅成小侵入体群,形态常呈岩株、岩瘤状,少数呈巨大岩基的分枝部分。含矿的斑岩侵入体出露面积一
般不超过10km2,尤以小于1-2km2者居多。化学成分以富钾为特征,K2O一般大于Na2O。矿化类型和岩体的酸性程度有关,据统计,SiO2含量62-68%的斑岩主要形成铜矿床,SiO2>68%的斑岩主要形成以钼矿为主的斑岩型矿床。
(2)构造条件
含矿斑岩的侵入大多和深大断裂有关,矿床常呈带状分布,多数分布于深断裂两侧的次级断裂构造系统中,直接分布在深断裂带上的斑岩铜矿为数不多。矿体受更次一级的构造,即岩体和围岩中的微裂隙(层间裂隙、片理、原生裂隙等)控制。另外,斑岩铜矿床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含矿侵入体及其附近常具含矿的爆发角砾岩体。角砾岩常呈筒状或脉状分布于斑岩体内或其附近,数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下限可能为2-3km。角砾岩中常具金属矿化,甚至形成富矿。
(3)地层条件
围岩岩性对斑岩铜矿床的成矿有重要影响。当围岩为硅铝质岩石时,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含矿溶液交代,所以矿化主要在岩体顶部集中,很少进入围岩。只有当围岩裂隙特别发育时,含矿热液不仅在岩体中聚集,还可沿裂隙进入围岩形成矿化。当围岩为碳酸盐岩石时,在接触带还可形成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构成斑岩铜矿床和矽卡岩型矿床的矿床成矿系列。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论述斑岩型铜矿床的蚀变矿化特征。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斑岩矿床和玢岩铁矿的概念、地质特征、矿床特征。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世界上三个著名的斑岩铜矿成矿带为:()、()和()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斑岩型铜矿床产于何种地质构造环境?含矿岩体及矿床有何特征?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根据地质条件,可将成矿作用分为(),所形成的矿床分别叫()。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我国沉积铁矿床的主要成矿时代,在北方为()纪,以()式铁矿床为代表;在南方为()纪,以()式铁矿床为代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勘探阶段对矿床地质特征方面的工作程度、要求和条件有哪些?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结晶分异成矿作用及其矿床地质特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气水热液的成矿方式,各种方式形成的矿床特征及其对矿床勘探和开采的意义。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