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题干)

本题共计 2 个问题

冬小麦为每年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下图是某地区冬小麦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时间)日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单选题
1

影响M、N两地冬小麦生育期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降水

D洋流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影响冬小麦生育期的直接原因是热量,从图中冬小麦生育期日数分布可以看出,总趋势是纬度越低日数越少。M、N两地纬度相同,热量差异主要是因洋流引起的,M地附近有暖流经过,热量条件较好,冬小麦生育期日数较短(120天以内),N地附近有寒流经过,冬小麦生育期日数较长(140天以上)。故选D。
单选题
2

在该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M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是()

A逐渐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冬小麦为每年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在该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后向南移,先是远离M地,后是接近M地,所以M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是先减小后增大。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冬小麦为每年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下图是某地区冬小麦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时间)日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在该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M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冬小麦在每年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下图是某地区冬小麦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时间)日数图。导致M、N两地冬小麦生育期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齐民要术》记载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中国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