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邓小平提出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A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B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
C本质上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D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不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化。这个判断标准是邓小平根据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提出的一项标准,体现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实质上否定了建国以来对一切事物定性一直坚持的姓“资”姓“社”的判断标准,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而C项与题干要求相左。
相似试题
(多选题)
邓小平提出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单选题)
邓小平提出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对“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理解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他强调,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
(多选题)
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归根到底看其是否有利于()
(单选题)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单选题)
邓小平在()开幕词里,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单选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是因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单选题)
邓小平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增加人民收入,最终是为了实现()。
(单选题)
从1987–1992年,我国改革进入攻坚与面临严峻考验,党的十四大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