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文学
(简答题)

论述关汉卿《窦娥冤》杂剧的戏剧冲突。

正确答案

关汉卿《窦娥冤》集中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和关汉卿的思想感情。其戏剧冲突有三个依次递进层面,即社会冲突、道德冲突、意志冲突。首先,高利贷如羊羔二息的经济剥削,地痞流氓张驴儿父子的社会恶势力,糊涂官吏如州官桃杌的政治压迫,这“三座大山”是造成窦娥冤案的直接原因、外在机缘。关汉卿着力要表现的,并不是两种社会势力之间的冲突,而是传统道德与不道德的社会的冲突。杂剧中,窦娥与张驴儿父子的冲突,主要是守节守贞的传统同蹂躏节*、鄙夷贞节的不道德行为的冲突。
张驴儿父子乘人之危,以死相要挟,强行入赘蔡家,这种不道德的反常行为,在杂剧里反而被表现成一种习以为常、屡见不鲜的正常现象,传统道德遭到了强权的野蛮践踏。而窦娥与州官桃杌的冲突,也主要是窦娥相信官府、愿意“官休”的道德行为同州官桃杌弃廉明如敝屣、奉贪酷如神明的不道德行径的冲突:“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结果道德被愚昧所吞噬,窦娥也被冤枉地判处了死刑。窦娥冤案的根源竟然是坚守传统的道德!在不道德社会现实中,坚守传统的道德反而把人们推向火坑:“这的是衙门自古朝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这正是关汉卿对元代社会的深刻认识。
除了道德冲突外,关汉卿还以形象的笔触揭示了表现在窦娥内心冲突,即不安于现状与不得不安于现状、不信天地鬼神与不得不相信天地鬼神、明知道道德无用与不得不遵从道德之间的冲突。这从窦娥的悲惨命运就可以看出来,如她临刑前,感到天地鬼神昏愦任意把无罪之民推向绝境,又聪明得自觉为蒙冤之人昭显冤屈,天地鬼神的这种矛盾态度,正是窦娥内心矛盾的形象表现。
《窦娥冤》全剧最后,窦恩德节、孝等道德情,终因窦娥感天动地的悲剧命运以及清官的秉公执法,而得以高度的彰显,这表现出作者对仁政德治的理想社会的企望。关汉卿把复兴道德教化,才能挽救社会颓风,成为一种时代意识,将其艺术化、审美化为戏剧冲突,借各个阶层人们在信守道德与适应现实的两难抉择中的困境,来表现道德破败的社会危机和挽救危机的不懈努力。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多选题)

    关汉卿《窦娥冤》杂剧中的主要人物有()。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关汉卿杂剧《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发下的三桩誓愿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以《窦娥冤》为例分析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品是关汉卿()中的《窦娥冤》。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写窦娥因恶汉()的诬陷而被问成死罪斩首的故事。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王国维评价元代杂剧作家()的《赵氏孤儿》和关汉卿的《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叙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的品格与反抗精神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关汉卿的《窦娥冤》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关汉卿《窦娥冤》悲剧性。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