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同等学力申硕
(简答题)

试述“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区别和联系。

正确答案

孟子从仁义内在的基点出发提出“人性善”,认为仁义本与生俱生,内在于心。仁义礼智为人所本有,所以人性是善的,人只要顺着它去发展,就一定会成为善人。
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性恶论与之对立。他将人性分为“性”和 “伪”两部分,性指与生俱来的人的生理素质,伪指后天人为造就的礼义法度。“伪”的虽然是建立在“性”的生理素质基础之上,但对人而言,意义要更为重大。
孟子的“性善”立足于内在和外在,荀子的“性伪之分”则改变为先天和后天,前者的重点在内在,后者的重点在后天。孟子虽然并未否认圣人礼义教化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说,人之为善与否取决于自身。即性善不论在价值还是事实层面都是肯定的。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简述人类思维与人工智能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看待性善论在儒、释、道三教调和中的作用?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在进行法律解释时,将被解释的法条与其他法条联系起来,或与其在所属的法律制度、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联系起来,理解和说明法律规范的内容和含义,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道德的起源与发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关税同盟的内容与经济作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道德与政治的关系。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道德与宗教的关系。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科学与哲学关系的历史演变。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