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简答题)

材料1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目前主要势力圈的国民总生产(GNP)的份额如下:美国为10万亿美元、欧盟8万亿美元、日本为4万亿美元、中国为1万亿美元;在德国和日本都处于不景气的状态下,其中中美两国之间建立互补性合作的潜力最大。——《参考消息》2003年2月1日 材料2 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同步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三大引擎”。据统计,1985-1990年间,美、欧、日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4%、3.0%和4.8%。在此期间,东亚地区经济年平均增长8.1%,拉美经济也有适度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2.9%。1991年海湾战争后,世界经济格局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西欧经济增长缓慢,日本经济一沉不起,拉美、东亚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屡遭金融危机重创,非洲、南亚和加勒比等地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渐被边缘化,美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唯一引擎”。据估计,从1996年至2002年的7年间,美国占世界经济增长总量的64%,这一比重是美国占世界经济比重的两倍多。——2003年03月21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材料3 一年来,欧盟决定在2004年增收10个成员,以期欧洲国家能用“一个声音说话”;欧元今年初正式进入流通领域,为欧洲经济增添了新的动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10月聚首墨西哥,强调要全面落实“上海共识”,向“茂物目标”迈进,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以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为亚太地区的共同繁荣作出贡献。第八次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首脑会议11月在金边举行,与会各国领导人就实现东盟一体化、扩大东盟与中、日、韩和印度在经济贸易以及非传统安全领域开展合作等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并在紧锣密鼓地磋商和制订有关方案。在非统组织完成历史使命后,非洲联盟作为一个新的泛非组织扬帆起航,为加快非洲经济一体化开始了新的征程。拉美国家也在为实现地区自由贸易进行着不懈努力,并同意到2005年完成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人民日报》2003年1月2日 材料3说明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什么趋势?这种趋势与材料1和2中的现象有什么联系?

正确答案

材料3说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化、集团化趋势。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水平接近国家联合起来。70年代后,世界经济竞争加剧,各国为适应这种情况而加强联合。冷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促使一些地区加快投资,区域化、集团化趋势加快。材料1和2中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是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判断题)

    从世界政治角度来看,中国是个政治大国;从世界经济总量来看,中国是个经济小国。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1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目前主要势力圈的国民总生产(GNP)的份额如下:美国为10万亿美元、欧盟8万亿美元、日本为4万亿美元、中国为1万亿美元;在德国和日本都处于不景气的状态下,其中中美两国之间建立互补性合作的潜力最大。——《参考消息》2003年2月1日 材料2 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同步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三大引擎”。据统计,1985-1990年间,美、欧、日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4%、3.0%和4.8%。在此期间,东亚地区经济年平均增长8.1%,拉美经济也有适度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2.9%。1991年海湾战争后,世界经济格局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西欧经济增长缓慢,日本经济一沉不起,拉美、东亚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屡遭金融危机重创,非洲、南亚和加勒比等地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渐被边缘化,美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唯一引擎”。据估计,从1996年至2002年的7年间,美国占世界经济增长总量的64%,这一比重是美国占世界经济比重的两倍多。——2003年03月21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材料3 一年来,欧盟决定在2004年增收10个成员,以期欧洲国家能用“一个声音说话”;欧元今年初正式进入流通领域,为欧洲经济增添了新的动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10月聚首墨西哥,强调要全面落实“上海共识”,向“茂物目标”迈进,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以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为亚太地区的共同繁荣作出贡献。第八次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首脑会议11月在金边举行,与会各国领导人就实现东盟一体化、扩大东盟与中、日、韩和印度在经济贸易以及非传统安全领域开展合作等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并在紧锣密鼓地磋商和制订有关方案。在非统组织完成历史使命后,非洲联盟作为一个新的泛非组织扬帆起航,为加快非洲经济一体化开始了新的征程。拉美国家也在为实现地区自由贸易进行着不懈努力,并同意到2005年完成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人民日报》2003年1月2日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1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目前主要势力圈的国民总生产(GNP)的份额如下:美国为10万亿美元、欧盟8万亿美元、日本为4万亿美元、中国为1万亿美元;在德国和日本都处于不景气的状态下,其中中美两国之间建立互补性合作的潜力最大。——《参考消息》2003年2月1日 材料2 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同步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三大引擎”。据统计,1985-1990年间,美、欧、日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4%、3.0%和4.8%。在此期间,东亚地区经济年平均增长8.1%,拉美经济也有适度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2.9%。1991年海湾战争后,世界经济格局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西欧经济增长缓慢,日本经济一沉不起,拉美、东亚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屡遭金融危机重创,非洲、南亚和加勒比等地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渐被边缘化,美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唯一引擎”。据估计,从1996年至2002年的7年间,美国占世界经济增长总量的64%,这一比重是美国占世界经济比重的两倍多。——2003年03月21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材料3 一年来,欧盟决定在2004年增收10个成员,以期欧洲国家能用“一个声音说话”;欧元今年初正式进入流通领域,为欧洲经济增添了新的动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10月聚首墨西哥,强调要全面落实“上海共识”,向“茂物目标”迈进,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以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为亚太地区的共同繁荣作出贡献。第八次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首脑会议11月在金边举行,与会各国领导人就实现东盟一体化、扩大东盟与中、日、韩和印度在经济贸易以及非传统安全领域开展合作等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并在紧锣密鼓地磋商和制订有关方案。在非统组织完成历史使命后,非洲联盟作为一个新的泛非组织扬帆起航,为加快非洲经济一体化开始了新的征程。拉美国家也在为实现地区自由贸易进行着不懈努力,并同意到2005年完成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人民日报》2003年1月2日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1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目前主要势力圈的国民总生产(GNP)的份额如下:美国为10万亿美元、欧盟8万亿美元、日本为4万亿美元、中国为1万亿美元;在德国和日本都处于不景气的状态下,其中中美两国之间建立互补性合作的潜力最大。——《参考消息》2003年2月1日 材料2 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同步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三大引擎”。据统计,1985-1990年间,美、欧、日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4%、3.0%和4.8%。在此期间,东亚地区经济年平均增长8.1%,拉美经济也有适度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2.9%。1991年海湾战争后,世界经济格局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西欧经济增长缓慢,日本经济一沉不起,拉美、东亚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屡遭金融危机重创,非洲、南亚和加勒比等地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渐被边缘化,美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唯一引擎”。据估计,从1996年至2002年的7年间,美国占世界经济增长总量的64%,这一比重是美国占世界经济比重的两倍多。——2003年03月21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材料3 一年来,欧盟决定在2004年增收10个成员,以期欧洲国家能用“一个声音说话”;欧元今年初正式进入流通领域,为欧洲经济增添了新的动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10月聚首墨西哥,强调要全面落实“上海共识”,向“茂物目标”迈进,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以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为亚太地区的共同繁荣作出贡献。第八次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首脑会议11月在金边举行,与会各国领导人就实现东盟一体化、扩大东盟与中、日、韩和印度在经济贸易以及非传统安全领域开展合作等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并在紧锣密鼓地磋商和制订有关方案。在非统组织完成历史使命后,非洲联盟作为一个新的泛非组织扬帆起航,为加快非洲经济一体化开始了新的征程。拉美国家也在为实现地区自由贸易进行着不懈努力,并同意到2005年完成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人民日报》2003年1月2日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1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目前主要势力圈的国民总生产(GNP)的份额如下:美国为10万亿美元、欧盟8万亿美元、日本为4万亿美元、中国为1万亿美元;在德国和日本都处于不景气的状态下,其中中美两国之间建立互补性合作的潜力最大。——《参考消息》2003年2月1日 材料2 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同步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三大引擎”。据统计,1985-1990年间,美、欧、日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4%、3.0%和4.8%。在此期间,东亚地区经济年平均增长8.1%,拉美经济也有适度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2.9%。1991年海湾战争后,世界经济格局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西欧经济增长缓慢,日本经济一沉不起,拉美、东亚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屡遭金融危机重创,非洲、南亚和加勒比等地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渐被边缘化,美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唯一引擎”。据估计,从1996年至2002年的7年间,美国占世界经济增长总量的64%,这一比重是美国占世界经济比重的两倍多。——2003年03月21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材料3 一年来,欧盟决定在2004年增收10个成员,以期欧洲国家能用“一个声音说话”;欧元今年初正式进入流通领域,为欧洲经济增添了新的动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10月聚首墨西哥,强调要全面落实“上海共识”,向“茂物目标”迈进,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以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为亚太地区的共同繁荣作出贡献。第八次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首脑会议11月在金边举行,与会各国领导人就实现东盟一体化、扩大东盟与中、日、韩和印度在经济贸易以及非传统安全领域开展合作等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并在紧锣密鼓地磋商和制订有关方案。在非统组织完成历史使命后,非洲联盟作为一个新的泛非组织扬帆起航,为加快非洲经济一体化开始了新的征程。拉美国家也在为实现地区自由贸易进行着不懈努力,并同意到2005年完成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人民日报》2003年1月2日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1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目前主要势力圈的国民总生产(GNP)的份额如下:美国为10万亿美元、欧盟8万亿美元、日本为4万亿美元、中国为1万亿美元;在德国和日本都处于不景气的状态下,其中中美两国之间建立互补性合作的潜力最大。——《参考消息》2003年2月1日 材料2 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同步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三大引擎”。据统计,1985-1990年间,美、欧、日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4%、3.0%和4.8%。在此期间,东亚地区经济年平均增长8.1%,拉美经济也有适度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2.9%。1991年海湾战争后,世界经济格局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西欧经济增长缓慢,日本经济一沉不起,拉美、东亚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屡遭金融危机重创,非洲、南亚和加勒比等地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渐被边缘化,美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唯一引擎”。据估计,从1996年至2002年的7年间,美国占世界经济增长总量的64%,这一比重是美国占世界经济比重的两倍多。——2003年03月21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材料3 一年来,欧盟决定在2004年增收10个成员,以期欧洲国家能用“一个声音说话”;欧元今年初正式进入流通领域,为欧洲经济增添了新的动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10月聚首墨西哥,强调要全面落实“上海共识”,向“茂物目标”迈进,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以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为亚太地区的共同繁荣作出贡献。第八次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首脑会议11月在金边举行,与会各国领导人就实现东盟一体化、扩大东盟与中、日、韩和印度在经济贸易以及非传统安全领域开展合作等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并在紧锣密鼓地磋商和制订有关方案。在非统组织完成历史使命后,非洲联盟作为一个新的泛非组织扬帆起航,为加快非洲经济一体化开始了新的征程。拉美国家也在为实现地区自由贸易进行着不懈努力,并同意到2005年完成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人民日报》2003年1月2日 结合材料1和2说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对世界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1 大约40年前,加纳和韩国的人均国民收入相差无几,但到90年代初期时,韩国的人均收入比加纳高出了六倍。究其原因,专家们认为两者收入差距的一半以上归于韩国十分成功地获得和利用了知识。 发展经济的途径有三种: (1)开发尚未利用的土地; (2)增加积累有形资本,比如公路、工厂、电话网络等; (3)扩建劳动大军,增加教育和培训。 缺乏自然资源的香港等亚洲“四小龙”经济成功的一大经验就是注意知识和教育。“四小龙”在从发展中经济进入发达经济之前,它们的儿童入学率已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它们在高等技术教育方面甚至超过了部分工业国家。——引自世界银行报告《知识发展报告》 材料2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没有摆脱传统产业的束缚,经济增长方式仍以外延扩张为主,以消耗稀缺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尽管我们多次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但是,以高科技为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还没有成为我国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的主体。——方新:《知识经济的挑战》2002年 材料3 知识经济正在崛起,无疑将促使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发生广泛变化,也会激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迁。谁能顺应时代的变迁,适时进行调整和变革,谁就能取得主动。知识经济引发的这些变化,向正在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民族振兴的我国人民提出了许多要求。——张式谷:《知识经济与学习社会》2003 材料2中列举的发展经济途径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1 大约40年前,加纳和韩国的人均国民收入相差无几,但到90年代初期时,韩国的人均收入比加纳高出了六倍。究其原因,专家们认为两者收入差距的一半以上归于韩国十分成功地获得和利用了知识。 发展经济的途径有三种: (1)开发尚未利用的土地; (2)增加积累有形资本,比如公路、工厂、电话网络等; (3)扩建劳动大军,增加教育和培训。 缺乏自然资源的香港等亚洲“四小龙”经济成功的一大经验就是注意知识和教育。“四小龙”在从发展中经济进入发达经济之前,它们的儿童入学率已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它们在高等技术教育方面甚至超过了部分工业国家。——引自世界银行报告《知识发展报告》 材料2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没有摆脱传统产业的束缚,经济增长方式仍以外延扩张为主,以消耗稀缺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尽管我们多次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但是,以高科技为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还没有成为我国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的主体。——方新:《知识经济的挑战》2002年 材料3 知识经济正在崛起,无疑将促使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发生广泛变化,也会激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迁。谁能顺应时代的变迁,适时进行调整和变革,谁就能取得主动。知识经济引发的这些变化,向正在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民族振兴的我国人民提出了许多要求。——张式谷:《知识经济与学习社会》2003 知识经济的兴起,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哪些挑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1 大约40年前,加纳和韩国的人均国民收入相差无几,但到90年代初期时,韩国的人均收入比加纳高出了六倍。究其原因,专家们认为两者收入差距的一半以上归于韩国十分成功地获得和利用了知识。 发展经济的途径有三种: (1)开发尚未利用的土地; (2)增加积累有形资本,比如公路、工厂、电话网络等; (3)扩建劳动大军,增加教育和培训。 缺乏自然资源的香港等亚洲“四小龙”经济成功的一大经验就是注意知识和教育。“四小龙”在从发展中经济进入发达经济之前,它们的儿童入学率已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它们在高等技术教育方面甚至超过了部分工业国家。——引自世界银行报告《知识发展报告》 材料2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没有摆脱传统产业的束缚,经济增长方式仍以外延扩张为主,以消耗稀缺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尽管我们多次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但是,以高科技为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还没有成为我国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的主体。——方新:《知识经济的挑战》2002年 材料3 知识经济正在崛起,无疑将促使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发生广泛变化,也会激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迁。谁能顺应时代的变迁,适时进行调整和变革,谁就能取得主动。知识经济引发的这些变化,向正在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民族振兴的我国人民提出了许多要求。——张式谷:《知识经济与学习社会》2003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