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题干)

本题共计 2 个问题

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事件引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网友“挑战天涯”发问:“为了救两个小孩子,牺牲了三个大学生不值得。”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家华表示,“这是一个英雄的壮举。人需要‘义利观’,义在利之上。而且社会观点会更加丰富、多元,不过,有一点不会改变,那就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除了经济价值,还有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

简答题
1

请你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网友“挑战天涯”的观念加以评析。

正确答案

网友“挑战天涯”的观念是错误的。
①正确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们的立场上。10多名大学生在面对危险时,不顾个人安危,自觉的选择了抢救落水儿童,体现了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②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10多名大学生在面对危险时,不顾个人安危,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抢救落水儿童,体现了真正的人生价值
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10多名大学生抢救落水儿童,虽然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但他们弘扬了民族精神,实现了人生价值,为后人所敬仰。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把握理解程度。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价值的判断最主要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把握这两点,就可以明确的作出判断,结合材料给出明确的理由。
简答题
2

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正确答案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0多名大学生抢救落水儿童,虽然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但他们弘扬了民族精神,为社会提供了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②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学生抢救落水儿童的精神是值得颂扬的,为社会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答案解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文化对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对时政观点的把握辨析能力。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灵魂的丰碑,他们舍己救人的“梯子”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灵魂的丰碑,他们舍己救人的“梯子”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灵魂的丰碑,他们舍己救人的“梯子”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灵魂的丰碑,他们舍己救人的“梯子”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9年10月24日,为抢救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跳进湍急的长江中,孩子得救了,其中3名大学生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下列对这件事讨论,观点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的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位19岁大学生为救落水少年献出宝贵生命,他们的英雄壮举感动中国,展现出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上述材料表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9年10月24日下午2时15分,长江大学十多名大学生手拉手结成人梯扑进江中营救两名落水少年,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他们这种“人梯精神”感动了中国,教育部授予他们“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对“人梯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 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 ③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④是应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