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从18世纪至20世纪,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存在着各种观念和主张。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二:1898年买办官僚盛宣怀提出:“各国窃保护之名,分占边疆海口,渐入腹地。……处今日而欲散其瓜分之局,惟有照土耳其请各国共同保护。凡天下险要精华之地,皆为各国通商码头;特立铁路矿务衙门,统招中国及各国股份,聘请总铁路司、总矿务司,职分权力悉如总税务司。”
——《愚斋存稿》卷30
材料三:中华国民军……对于友邦各国益敦睦谊……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款外债照旧担任,……如数摊还。…… 五、所有清政府与各国所立条约、所许各国权利及与各国所借国债,其事件成立于此宣言之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
——孙中山:《同盟会革命方略》(1906)
材料四: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78页
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后果?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材料二中的主张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下提出的?这种主张不应肯定,为什么?材料三反映了同盟会在对待国际条约和外债方面的立场,它为什么会采取这种立场?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
正确答案
内容:吸收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
立足点:对外开放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单选题)
下图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制造业产值走势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四个国家的制造业产值变化,其中①代表中国,②代表的国家是()
(单选题)
18世纪是西方中国观发生根本变化的世纪,即从以“颂华”占优转为以“贬华”为主。孟德斯鸠被认为是“从否定方面将中国列入一种世界模式的第一人”。这主要是基于他在《论法的精神》中将中国()
(单选题)
《20世纪中国的崛起》一书回顾了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开始,经过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中华民族从困境中奋起的历史进程。其中对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进程,以下反映最为准确的是()
(单选题)
18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查布斯说:“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单选题)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解放台湾一直是中国政府的基本政策。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从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转变的有利条件是①20世纪70年代,各国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②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国力空前强大③中美建交,美国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④台湾国民党当局要求缓和同大陆的关系()
(单选题)
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由此可见,当时()
(单选题)
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由此可见,当时()
(单选题)
从17至18世纪看,能够率先实现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国家是()
(单选题)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20世纪70年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西欧,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的启蒙运动。这些都是预示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这些思想运动反映出()
(单选题)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20世纪70年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西欧,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的启蒙运动,这些都是预示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这些思想运动反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