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由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因而出发点和侧重也有所不同。
作为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的人物的亚当斯密代表着资产阶级,看到了生产的进步和财富的涌现,认为社会的发展主要意味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和推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因而把经济增长看作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
而早期的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工人阶级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强烈要求改变不平等、不公正的社会制度。他们把社会变革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把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目标的观点。
②二者的对立还体现在发展的目的上
亚当·斯密认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追求经济增长、财富增加。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了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原因,认为劳动分工对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书中提出国民财富增长的两种方法:
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主要靠加强分工来实现。
二是增加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数,这主要靠增加资本的数量和改善资本的用途。他断言资产阶级对推动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强调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他认为,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私利,通过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的协调,可以达到社会员大限度的福利。
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社会最主要的发展目的就是要实现公平。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发展,主张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在达到这一理想社会之前,无产阶级的目标是争取自身及全人类的解放。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导致财富的增长和大部分人的日益贫困,整个社会分化为对立的两大阶级——资产者和无产者。这种经济的增长将有损人性的发展。
同时,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并没有忽略经济因素的重要性,而把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统一起来,使社会发展建立在经济发展的牢固基础上,社会变迁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展的目标不仅在于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而且还应包括社会平等、政治民主、保护环境和使每一个人都得到自由发展。
③此外,二者的对立还体现在公有制与私有制上
亚当·斯密以经济增长、财富增加为根本目标,因而主张私有制;而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发展,主张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马克思与恩格斯认识到社会主义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内部产生,要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首先掌握政权,没收地主、资本家的财产,把一切生产资料控制在劳动人民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