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文学
(简答题)

《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宝玉听得十分纳闷,想来必是被强徒抢去,这个人必不肯受,一定不屈而死。”妙玉被强徒抢去后,宝玉为何会做如此推断?

正确答案

宝玉的推断有其合理性。妙玉才华过人、姿色出众,加上女尼这一特殊身份,在言谈、行为、举止各方面不得不约束自己,因而使她的性格复杂,让人捉摸不定。她孤僻、高傲、过洁,又自尊自强,不可轻犯。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最能充分体现妙玉的性格特征。贾母等一行人来到栊翠庵,妙玉奉了茶给贾母后,便拉了薛宝钗、林黛玉来到自己耳房。作为栊翠庵的主人,她没有陪着贾府的老祖宗及其他人,没有对贾母表示出格外的尊敬和殷勤,而是拉了自己愿意亲近的人喝体己茶。这是对权势的轻视。煮水品茗间,她把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物。刘姥姥喝过的茶杯,她嫌脏,要扔掉。后经宝玉请求才送予刘姥姥,并说:“幸而那杯子是我投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妙玉天资出众,身怀绝才,不幸禁锢佛地,不能施展,这就形成了她孤芳自赏,蔑视世人权势的性格。面对这种孤傲高洁的性格,不是避而远之,就是敬而畏之,连黛玉、宝钗也不例外。品茶时,一贯从容不迫的宝钗,此时也显得拘谨而又小心,往常口角锋利的黛玉。此刻也变得含蓄而又隐忍。宝钗基本上一言不发,黛玉刚刚询问了一句话,就出人意料地被妙玉冷笑地讥贬为“大俗人”。由她的性格特点,可推知她被劫的结果。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宝玉听得十分纳闷,想来必是被强徒抢去,这个人必不肯受,一定不屈而死。”妙玉被强徒抢去后,宝玉为何会做如此推断?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刘姥姥第三次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衰亡。请你简述刘姥姥第三次进荣国府的主要故事情节,以及她在全书中的作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简述惜春的结局,并谈谈其性格特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红楼梦》第一百十四回高鹗是如何安排王熙凤的结局的?你对此有何看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红楼梦》中甄宝玉和贾宝玉异同点?曹雪芹刻画出这样一个人物的真实用意何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写到贾府被抄后又遭偷盗,请你简述贾府被偷盗的经过。这一情节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红楼梦》第一百十二回贾府被盗之后,探春有何表现?这反映了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至少列举一件体现这一性格特点的事例。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贾宝玉失去玉后变得痴呆以致大病一场,可以说他的一生的命运都与他随身的一块玉密切相联,请简述贾宝玉与玉有关的一件事。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写了鸳鸯在贾母死后悬梁自缢,“一面哭,一面开了妆匣,取出那年的一绺头发,揣在怀里,就在身上解下一条汗巾”。这里提到的“那年的一绺头发”指的是什么事?鸳鸯自杀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