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历史学
(简答题)

为什么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正确答案

进入北宋中期,“三冗”、“两积”的问题十分突出了,宋王朝逐步陷入“内则不能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的全面危机之中。但是,范仲淹等人的改革认为,当时最根本、最中心的问题是吏治问题:即内外官吏过于冗滥,其中老朽、病患、贪污、无能的人应当一律裁汰。很明显,他们对于真正的关键问题并没有找到;加之遭到官僚和权贵的反对,因此不到一年时间就被迫流产了。在此情况下,王安石嘉祐四年(1059)上书给宋仁宗,要求大力改革,但这封言事书没引起最高统治集团的重视。直到宋神宗时才让他主持改革。
在王安石看来,北宋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而农民之所以贫困和不能从事生产,一方面是由于兼并之家“侵牟”和“蚕食细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政府只把繁重的徭役加在农民身上,却不帮助他们兴修水土之利,不在“播种收获”时候“补助其不足”。因而,王安石主张“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即动员所有的劳动力去从事生产,以发展社会生产。而为了使农民有从事生产的条件,又必须“摧制兼并”,减免徭役,耕敛时节加以补助,并“为之修其水土之利”。根据以上认识,先后在财政经济方面、军政方面以及教育方面制定和推行了一些新法。通过王安石改革,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方面收到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势,朝廷收入增加,财政状况大为改善,“中外府库,无不充衍”;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打击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和垄断;国力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因此,可以说,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王安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需要,各国都在进行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改革。改革的共同特征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恩格斯说:“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十九世纪英国法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列宁指的是()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二十一世纪,在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世界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顺应需要走上了改革的旅程。其中,改革的经济背景主要表现为()。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19世纪40至60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当时各派政治力量为改变中国面貌做了何种尝试?结局怎样?说明了什么?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王安石教育改革期间,编写并推行的学校必读教材是()。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王安石的财政思想是其改革思想的主要方面,其要点有()。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