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2》
(简答题)

以武松的形象为例,分析《水浒传》人物塑造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水浒传》中的人物都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作者满腔热情的歌颂、赞美他们,将他们写的光彩照人,但同时又没有将他们神化,而是从生活出发,实事求是的写出他们的性格心理。这些形象既有艺术的夸张,又并未脱离生活,写得入情入理,充满生活气息,真实可信,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提高的表现。
例如武松景阳岗打虎一段,用理想化的艺术夸张将武松写成力与勇的化身,以寄托反抗封建压迫的美好理想,却又未脱离生活,而是写得入情入理,真实可信。
(1)喝酒的细节描写。一方面用夸张的手法写武松的英雄本色,—方面是因为有酒壮胆力的现实依据;
一般人喝两三碗就要醉倒,武松连喝十八碗而不曾倒,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这是通过夸张的手法显露出了武松的英雄本色,是理想化的描写;同时,喝酒又有现实依据,因为喝酒可以壮胆、添力,从现实的方面说,没有这十八碗的烈酒下肚,武松不会有打虎的胆量,也不会有打虎的力气。 
(2)上山过程的描写。不仅写他独身上山的非凡胆气,还写了他知道真的有虎时的胆怯和犹豫。武松争强好胜,很爱面子,虚荣心极重,他把丢面子看得经丢性命还要重,明明知道很危险却硬着头皮也要上。这就是他一面心里胆怯,为自己壮胆,一面又硬挺着走向虎山,这种矛盾心理的性格基础。这是他的缺点,也是他的英雄本色。写他看见老虎出来还是害怕,不但不损害英雄形象,反而更好的地更真实地表现了英雄。
(3)打虎过程的描写。既写出丁武松超然的神威和武艺,又符合生活常情。写老虎进攻一扑、一掀、一剪,武松防御一躲、两闪,虽也害怕和吃惊,但并未吓得瘫软无力,而是表现得机敏、雄健,显出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写他慌乱中打折了梢棒,好让他能赤手空拳打虎,更加突出武松的威武有力;将老虎打得不能动弹时,又寻回那截打折了的梢棒,才最后将老虎打死,这是写得很真实的,因为武松此时已经没了力气,而老虎也已经不能动弹,武松才敢抽身去找梢棒,并用梢棒把老虎打死。 
(4)打虎之后,武松的疲乏无力也是符合常情的。打死老虎后,武松想不通将老虎拖下岗子去,却已没有力气提动;看见由猎人化妆成的假虎时,打虎英雄也怕得要命;到了山下,众人跟他庆贺时,武松因打虎而困乏要睡,进一步回映打虎时的神勇。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以林冲为例,分析《水浒传》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以林冲为例,分析《水浒传》是如何结合人物处境表现人物性格的变化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以曹操为例,分析《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特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大多具有类型化特征,如曹操的奸诈,刘备的仁厚,诸葛亮的智慧,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武。试以上述人物形象为例,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水浒传》人物塑造的四个特征是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述《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以《窦娥冤》为例分析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以莺莺为例,分析《西厢记》是如何刻画爱情心理的。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清代作家()创作的《水浒后传》是《水浒传》的续书,故事、人物都上承《水浒传》而来。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