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招录类教师招聘教师招聘考试(专业基础知识)教师招聘考试(小学音乐)学科专业知识
(简答题)

论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音乐发展。

正确答案

这一时期是美国民族音乐的真正成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曲家,如科普兰、哈里斯、格什温、辟斯顿等,其中以科普兰和格什温最为突出,他们两位也恰好代表了美国民族主义音乐发展的两个方向。科普兰(1900-1990)追求音乐既有民族风格又有个人风格,他融合吸收了美国专业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因素,通过不断探索,获得了颇具个性的音乐语言。他的创作常采用爵士乐风格的旋律和节奏,有时采用乡村音乐、牧歌音调,或是以美国流行歌曲、其他国家的舞曲为素材,作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在科普兰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作品风格在不断变化,有些甚至差异很大,展示出作曲家兼收并蓄并形成自己风格的卓越才能。格什温(1898-1937),在美国民族主义音乐中,科普兰代表的是严肃音乐的主流,而格什温是将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结合起来,他是第一位将美国通俗流行音乐与专业音乐结合起来的作曲家,代表了美国民族主义音乐发展的另一方向。
格什温的音乐容易记忆,节奏活泼,富于动力,和弦的用法也颇具特色,常有不解决的七和弦以及毫无准备的转调。他喜欢多次重复某些旋律,这正是爵士乐等流行音乐的特点。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着鲜明的风格与特点,下面音乐作品代表二十世纪90年代的通俗歌曲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吕骥所撰写的()是我国20世纪40年代中国民间音乐研究的重要理论文献。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巴赫的作品()首次将十二平均律全面系统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实践中,他的另外两部复调艺术精品《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把复调技巧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总结了中世纪以来的复调音乐写作技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美国作曲家凯奇是20世纪()音乐的代表人物。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许之衡在20世纪30年代撰写了一部中国音乐史著作题名为()。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歌曲《夜半歌声》是人民音乐家()于20世纪30年代为电影()创作的一首插曲。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偶然音乐是20世纪()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音乐风格,这种音乐与严格控制的序列音乐相反,创始人为()国作曲家()。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世纪30、40年代,全国各省开展音乐教育活动最有成就的一个机构就是()。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20世纪20年代,音乐学家王光祈已指出世界音乐分属三大体系,()、()和()。他们和世界语言的语系划分有密切关系。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