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其他考试知识竞赛其他知识竞赛

(题干)

本题共计 18 个问题

1999年8月13日9:40,S市卫生防疫站流行病科人员接到J区ZT乡ZT四街卫生所报告:近日该村腹泻患者明显增多,部分患者出现剧烈腹泻、呕吐,疑似霍乱病人。流行病科立即向站领导汇报,通知J区卫生防疫站,并于当日10:30达到现场核实调查。现场发现,截至13日10:30,该卫生所共接诊12例疑似霍乱病人,具有霍乱典型症状:剧烈腹泻,先泻后吐,无腹痛、无发热,发病时间为8月10~13日,均居住在ZT四街仓安路以北的居民区。初步判断为疑似霍乱暴发疫情,当场采集诊所内的2例疑似霍乱病人的便标本,送实验室检测。同时要求当地暂时限制该村居民的活动范围、暂停使用现有的水源水、暂停该村餐饮业

简答题
1

是一起霍乱暴发疫情吗?

正确答案

暴发: 是指在集体单位或小居民区, 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病例出 现。 所谓短时间主要是指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暴发的原因主要是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根据该村三天内发现了 12 例疑似霍乱病人, 可以认为出现了 疑似霍乱暴发。

答案解析

简答题
2

现场调查处置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内容包括题名(标题)、前言、目的、内容(成立临时现场调查组织机构、调查内容、实验室检测、规定需要分析的内容、拟采取控制措施、完善现场调查、补充控制措施、评估措施的效果、调查结论及书面报告的撰写)、方法(个案调查、环境因素调查、对比调查、访谈、现场观察)、步骤、人员安排、进度安排、经费预算、保障措施、注意事项等。
要求制定的现场处置方案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和时限性,分工明确。最初的方案内容可不全,但须随着势态的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现场调查处置工作的顺利、圆满进行。方案中要附有调查所用的各种调查表或调查提纲,如个案调查表、密切接触者调查表及登记表、采样单、送检单及可能的报表等。必要时,可附相关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注意事项:现场调查首先应考虑其科学性,同时也应考虑现场条件的实际可行性及社会压力、工作责任对调查人员的影响。任何情况下,调查人员须正确面对各种复杂问题,协调处理各种利益冲突,提出科学、合理调查设计,得出调查结论,提出控制和预防的建议。参与现场处置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保持通讯畅通,手机24小时开机。

答案解析

简答题
3

现在能确定是一起霍乱暴发疫情吗?

正确答案

还不能确定, 只能高度怀疑霍乱暴发

答案解析

简答题
4

根据首诊病例的调查,可初步获得哪些信息?

正确答案

该患者为可疑霍乱病例。可初步排除被他人直接传染的可能;可初步排除聚餐引起暴发的可能;可初步推断与海产品、淡水产品和市售直接入口食品关系不大;可初步推断9日晚的晚餐凉面、黄瓜丝可疑,而其它熟食引起霍乱暴发的可能性不大;可初步推断水源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答案解析

简答题
5

此次暴发疫情调查中,病例和带菌者的定义是什么?定义是否准确?计算罹患率时分子是否包括带菌者数?

正确答案

病例:符合下列任何1个条件,便可诊断为病例:①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者;②有典型的霍乱临床表现,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阴性无其他原因可查的ZT四街居民或在6天内到过ZT四街者;③有腹泻症状、与病人或带菌者有明确的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等)者。带菌者:符合下列其中任何1个条件者,便可诊断为带菌者:①ZT四街居民或在6天内到过ZT四街者,无腹泻症状,但粪便或肛拭子检查发现霍乱弧菌者。②与病人或带菌者有明确的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等),无腹泻症状,但粪便或肛拭子
检查发现霍乱弧菌者。
一代病例:直接接触传染源发病的,为一代病例;二代病例:非ZT四街居民或在6天内到没过ZT四街者,有腹泻症状、与病人或带菌者有明确的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等)者。计算罹患率时分子不应包括带菌者数。

答案解析

简答题
6

如何找到更多的病人?

正确答案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整理7月底以来的腹泻病人就诊登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做好今后的接诊工作,提高警惕;各级卫生防疫站、乡村医生、村委会(居委会)等主动搜索;动员群众主动报告自己或他人的健康状况;新闻媒体提示等。

答案解析

简答题
7

根据人群分布特征,可发现什么信息

正确答案

该起暴发疫情的易感人群遍布各个年龄组, 各职业, 男 、 女均可发病, 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 之间的患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危险因素分布于全人群, 聚餐食品引起霍乱暴发的可能性较小。

答案解析

简答题
8

时间分布提什么?如何推算此次霍乱暴发的潜伏期?

正确答案

做出流行曲线(下图), 可看出是典型的一次同源性传播。 常见于一次性水源污染疫情或一次性食源性疾病(如食物中毒)。同源性暴发的暴露时间推算方法有两种: 一是从位于中位数的病例的发病日 期(或流行曲线的高峰处) 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 或首例病例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 或末例病例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 即为同源暴露的近似日 期。 二是使用点源暴露的潜伏期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 x=(m0-m1)(m2-m0)/[(m2-m0)-(m0-m1)]。 m1=16%的观察序日 数; m0=50%的观察序日 数; m2=84%的观察序日 数。

答案解析

简答题
9

地区分布提示什么?

正确答案

提示传染源分布在 ZT 四街仓安路以北的居民区内, 聚餐食品引 起霍乱暴发的可能性较小。

答案解析

简答题
10

病例临床症状有何提示?列表中还缺少什么症状?

正确答案

比较典型的霍乱临床表现, 但表中缺少“发热、 腹痛” 症状构成。

答案解析

简答题
11

病例全部集中在仓安路以北,为什么还要对南区的居民进行调查?同样,已知北区自备井被霍乱弧菌污染,为什么还要调查南区的自备井水?

正确答案

爆发调查中大量的工作属于描述性的。 但是在进一步调查分析中, 常需对可疑的暴发原因进行假设检验, 这必须通过对比技术来完成。 将患病的与未患病的两组暴露于某可疑致病因子的比例进行比较, 看是否有显著差异; 或者比较有暴露史与无暴露史的两组罹患率有无统计学上有意义的差别。 从而使判断暴发的原因更可靠更有说服力。 近些年来, 暴发调查时,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等对比方法应用越来越普遍。

答案解析

简答题
12

到此为止是否就可认定本次霍乱暴发是由于饮水污染造成的?还需要开展哪些调查?

正确答案

基本可以认定,但还需要排除其他因素,如聚餐、海产品污染等因素,另外饮水污染原因如何?也需调查。参考以下调查结果。
(一)基本情况J区ZT乡ZT四街位于S市西郊二环以内的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全村总人口6756人,其中常住人口3914人、流动人口2842人。全村被仓安路隔开分为南北两部分,各有1个自备水井供水,自备井水直接饮用,不进行饮水消毒。仓安路以北居住人口3125人,其中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分别为1909人、1216人,是ZT四街的老居民区。整个居民区环境卫生差,街道上到处是垃圾、污水。
(二)危险因素调查调查北区自备水井时发现,该水井周围有杂物堆积,其西北方向10米处有一露天旱厕,西侧6米处有一开放性废水井,该废水井的地下通道与北区自备水井相连。据村民回忆,1999年8月9日当地有暴雨,旱厕被冲,夹杂粪便等污物的污水经废水井流入自备水井。被污染的自备井水未消毒而直接供水。村民反映自来水发黑、混浊、有腥味。有些村民煮沸后使用,有些村民直接用于生活洗漱、饮用生水、清洗瓜果蔬菜、清洗餐具、浸泡热面条等。仓安路以南的居民区的自备水井维护良好,周围无旱厕、垃圾、污水等,未受9日暴雨影响。
8月13日,未对自备井采取控制措施之前,采集两个自备井水各3份,采集其末梢水各3份。仓安路以北的自备水井及其末梢水均检出霍乱弧菌,型别同患者;控制措施采取之后,采集仓安路以北的自备井水及其末梢水各3份,未检出霍乱弧菌。对仓安路以北居民区3125人进行了逐一调查,共发现霍乱病人和带菌者31人;按照10%等比例系统抽样的方法对仓安路以南居民区的350人进行了逐一调查,未发现霍乱病人和带菌者。所有病例和带菌者均无聚餐史。
(三)查找传染源①病例追溯:经仔细查阅各医疗机构特别是ZT四街附近的医疗机构的就诊记录;对该疫情发生前的1999年的霍乱病例、带菌者再次进行回顾性调查,重点是其传染期的活动范围,未发现异常。②市售食品和外环境监测:7月22日,从郊区的某大型超市当日市售的某品牌熟鸭中检出小川型霍乱弧菌,该超市、熟鸭及其货源已于本起暴发疫情之前被卫生部门及时卫生学处理。调查该村所有居住者,7月以来均未食用过该品牌的市售熟鸭。疫情期间对全*市,特别是该村及其毗邻区域的海产品、淡水产品、市售直接入口食品、凉拌菜、外环境水、水底泥、水生动植物、二次供水、自备水井进行监测,检测标本597份,未检出霍乱弧菌。尽管未能确定本起疫情的传染源和传播链,但该村流动人口多,1999年S市及其周边地区均有霍乱病例发生,且7月下旬的市售直接入口食品中检出与本起疫情同血清型的小川型霍乱弧菌,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发生本起暴发疫情亦在情理之中。

答案解析

简答题
13

什么是疫点、疫区?本例疫点、疫区划分是否正确?疫点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所能波及的地区,称为疫源地,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称为疫点。根据流行病学指征来划定疫点。一般指同门户出入的住户,或与病人、疑似病人、带菌者生活上密切相关的若干户为范围。根据传染源的污染情况,一个传染源可有1个以上的疫点,但在同一个疫点内也可同时存在着一个以上的传染源。
本例中将凡有病人发生的居民楼单元划为疫点,ZT四街仓安路以北的居民区划为疫区是正确的。疫点处理要坚持“早、小、严、实”的原则,即时间要早,范围要小,措施要严,落在实处。凡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未经消毒不得带出疫点。

答案解析

简答题
14

接触者解除管理、带菌者解除隔离、疫点解除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接触者解除管理的条件:自最后接触之日起已超过5日或粪检连续2次(每日一次)皆阴性;
带菌者解除隔离条件:停药后粪检连续2次阴性为止。如系慢性带菌者,则大便培养连续7天阴性、胆汁培养每周一次,连续2次皆阴性时可以解除隔离,但仍需进行一定时期的流行病学观察。疫点的解除条件:当疫点内所有措施均已落实,所有人员验便连续两次阴性,无续发病人或带菌者出现时可予以解除,若有新病人和带菌者出现,则继续做好疫点内各项工作,达到上述要求时再行解除。如无粪检条件,自疫点处理后5天内再无新病例出现时亦可解除。

答案解析

简答题
1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余氯的标准是多少?

正确答案

余氯 0.3-0.5 mg/L。

答案解析

简答题
16

假如该井底面积为10m2,深15m(其中水深12.5m),现有有效氯为50%的漂白粉泡腾片和50%漂白粉精片两种消毒剂(每片2g)对其消毒,加氯量须达到2mg/L。请问使用哪一种消毒剂更合适,为什么?计算需要多少片;并说出具体配制、消毒步骤。

正确答案

用50%的漂白粉精片进行消毒更合适,因为漂白粉精片缓慢释放,可以持续消毒。需用漂白粉量计算:水井中水的体积为10×12.5=125m3,应加有效氯量为125m3×1000×2mg/L÷1000=250g,需用50%漂白粉精片数:250g÷(50%×2)=250片。具体配制、消毒步骤:将250片漂白粉精片捣碎,用少许水调成糊状;再加适量水,静置10分钟;取其上清液加入井中,混匀,作用30分钟即可。

答案解析

简答题
17

对该旱厕该如何消毒?

正确答案

厕所四壁和地面用0.5%过氧乙酸或以10%次氯酸钠溶液1:10稀释后(含有效氯10000mg/L)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300ml/m2,石灰墙为50~100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喷洒的消毒剂溶液不易超过其吸收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1次,喷药量为50~300ml/m2,消毒完毕,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1次。以上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粪坑内的粪便可按粪便量的1/5加漂白粉(有效氯终浓度为40000mg/L)。

答案解析

简答题
18

卫生宣传教育的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教育群众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食物,特别是海产品和水产品;饭前便后要洗手,碗筷要消毒,生熟炊具要分开,要防蝇灭蝇;不随地大小便,不乱倒垃圾,不污染水源;发现吐泻病人及时报告;不到疫区外的集镇赶集,不到病家或病村串门,不举办婚丧宴和节日聚餐;市场购买的食品和隔餐食品要加热煮透;饮用水要消毒。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